译文:早晨太阳初升,飞檐斗翘,起床后感到春寒,心情不愉快,懒得梳洗和画眉。闲暇时,拿起绣丝寻找,做些女红活,但是心不在焉,金针倒拈。远游的爱人到底会不会回来呢?思念爱人几乎让人生病。已经是暮春时节,院子里杨花盛开,却不愿意卷起帘子去看。
注释:南乡子:一种词牌名,多用来咏江南风物。此调为双调,上下两段各有五句,共五十六个字。除了第三句外,其他句子都有押韵,都使用平声韵。晓日:早晨的太阳。斗帐:形状像覆斗的帐子。忺(xiān):适意。春山:指女人的眉毛。挦(xián):取。拈:用两三个手指夹。陌上:田间小路上。恹恹(yān yān):精神不振的样子。
《南乡子·春闺》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徽宗大观年间,当时的女词人孙道绚的丈夫外出未归,留下了孙道绚独自一人在家。一个春日的清晨,孙道绚早早起床,却因为内心的孤寂和对丈夫的思念而感到无比的寂寞。在这样的情绪下,她创作了这首词。 《南乡子·春闺》创作背景详情»
《晓日压重檐》是一首描写女子心情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女子起床后的懒散和不满情绪,展现了她内心的沉郁和烦躁。
词的开头就给读者营造了一种沉郁的氛围,用“晓日压重檐”来形容红日压在屋檐上,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接着,词中描述了女子起床时的懒散和不满情绪,将她的无精打采和不愿化妆归咎于环境和天气。这种情绪在古代文学中并不罕见,许多作品中都有描写女子心思不定时懒于梳洗的情节。
接下来的一句“闲把绣丝挦,认得金针又倒拈”更加有趣。女子本来想要刺绣一幅鸳鸯图,却把绣花针拿反了。这种粗心和心不在焉的状态,正说明了她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不集中。这种心不在焉的状态也被认为是对某人极度思念的表现,就像把红色看成了绿色一样。这种视觉上的偏差,反映了她的心神不守舍。
最后一句“满院杨花不卷帘”则揭示了女子细腻而敏感的心思。词中提到的杨花即柳絮,在春寒时节飘飞。女子清楚地知道外面院子里的柳絮是如何漫天飞舞的,这表明她对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的感知。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女子的懒散、不满和心神不守舍,展现了她内心的沉郁和烦躁。同时,词中对环境和自然的描写也增加了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的深度。
《南乡子·春闺》赏析详情»
孙道绚,号冲虚居士,是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他擅长写诗词,其笔力甚高,作品流传至今。
孙道绚的生平事迹并不详细,但他的诗词才华却广为人知。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为特点,常常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孙道绚的遗词共有六首,这些遗词记录了他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其中,有的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叹,有的抒发了对亲人离世的悲伤,有的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虽然具体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不详,但孙道绚的遗词中透露出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离别的痛苦。这些遗词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总之,孙道绚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遗词记录了他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展示了他对世事变迁和离别的思考和痛苦。尽管他的具体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仍然被后人所珍爱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