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张路分秋阅》原文赏析

  • qìn
    yuán
    chūn
    ·
    zhāng
    fēn
    qiū
    yuè
  • [
    sòng
    dài
    ]
    liú
    guò
  • wàn
    shēng
    hán
    jiǎo
    lìng
    xíng
    liǔ
    yíng
    jiàn
    qiū
    yuán
    zhǎng
    qiāng
    dāo
    chū
    xīng
    chí
    tiě
    zhèn
    shì
    zòng
    héng
    rén
    zài
    yóu
    zhuàng
    róng
    tāo
    zǒng
    zhì
    shān
    cóng
    róng
    qiú
    dài
    qīng
    jūn
    zhī
    fǒu
    shì
    shān
    西
    jiāng
    zhòng
    céng
    shī
    méng
  • lóng
    shé
    zhǐ
    shàng
    feī
    téng
    kàn
    luò
    yán
    fēng
    jīng
    biàn
    便
    chén
    shā
    chū
    sài
    fēng
    hóu
    wàn
    yìn
    jīn
    dǒu
    weì
    qiè
    píng
    shēng
    shì
    yāo
    jiān
    chuī
    máo
    jiàn
    zài
    zhǎn
    lóu
    lán
    xīn
    píng
    guī
    lái
    wǎn
    tīng
    suí
    jūn
    chuī
    dài
    biān
    shēng

原文: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相关标签:秋天演习写人爱国沁园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演习场上,军纪严明,军容肃整,万马齐喑。随着一声号角声响,全军立即开始行动。秋日的平原如同手掌,而那枪林刀丛则像手指一样突出挺立其上,队队铁骑奔驰,速度快如流星;队形纵横,变化莫测。而检阅官张路分正端坐在油幢军帐之中,他按照兵法指挥着外面的千军万马,手执羽扇,神态从容,身着轻裘缓带,大有儒将之风。诸君可否知道,此人(张路分)不但是天生的将种,还颇富文才诗情。
他文思敏捷,诗才横溢,书写时笔走龙蛇,落笔后则风雨为之惊,四座为之倾。他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万里封候,印金如斗,但这些并不足以平心意。他时时在拭擦腰间的宝剑,决意要驱散金兵,将那金人首领拿下斩首,否则就心意不能平。傍晚归来,那随军乐队所演奏的鼓乐,听起来却已经带上了那沙场上的边声。

注释: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平韵。
星驰铁骑:带甲的骑兵如流星般奔驰。
油幢:油布制的帐幕。
戎韬总制:以兵法来部勒指挥。戎韬指的是兵法。
羽扇从容:三国时诸葛亮常手执羽扇,从容指挥战事。裘带轻:即轻裘缓带,用羊祜故事。羊祜是西晋人,出镇襄阳十年间,他轻裘缓带,身不披甲,有儒将之风。
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之地是出将才的地方。
龙蛇:喻书法。
惬:满足,畅快。
吹毛剑:指锋利的剑。
楼兰:此指金统治者。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在古代,军队经常在秋天进行演习,这是一项重要的军事活动。在演习期间,军队会进行各种训练和检阅,以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和纪律。而在这个过程中,军队的长官会亲自到场,进行检阅和指导。这个活动被称为“秋阅”。

在宋代,有一位姓张的将领,名叫张路分。他担任着路分都监的职位,是宋代军事长官中的重要人物。然而,关于他的生平和事迹并没有太多的记载,我们对他的了解非常有限。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在某个秋天的演习中,偶然目睹了张路分进行“秋阅”的情景。他看到了这位爱国将领亲自检阅士兵,指导他们的训练和战斗技巧。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词人的心灵,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于是,词人萌发了写下这首词的念头。他想通过这首词表达对张路分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想借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和军队的热爱之情。他用优美的词句描绘了张路分的英姿飒爽和军队的训练场景,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纪律。

通过这首词,词人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军队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和保卫之中。这首词成为了一首爱国之作,传颂了张路分的英名和军队的荣耀,也成为了人们对军队的赞美和敬仰之词。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该词以北伐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统一全国的渴望和关注。文章首先从听觉角度描写了秋阅开始前的景象,通过描写“万马不嘶”和“一声寒角”的嘹亮响起,展现了整肃的军容和肃杀的氛围。接着,通过“枪刀突出”和“人在油幢”两个侧面的描写,展示了演兵场上的盛况和将领的仪态。然后,通过“君知否”三句,点出了张路分参加过诗人集会的经历,展现了他善于用兵治兵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完整。

下片则承接上片,写张路分的文采飞扬和才思敏捷,强调了他能文能武的特点。接着,通过描写拂拭佩剑的动作,表现了他不甘于平凡的志向。最后三句描写了秋阅结束时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慨,通过“归来晚”一句表达了演习时间之长,而“随军鼓吹”听起来也好似“边声”,展现了作者北伐抗金的迫切心情和期望朝廷尽早出兵的急切心情。

整篇赏析认为该词风格豪放,极具画面感,是宋词中描写军事场面的优秀作品。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赏析详情»

金朝诗人刘过的照片
刘过

刘过(1154~1206)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他出生在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在庐陵(今江西吉安)长大。他去世于江苏昆山,现在他的墓仍然存在。

刘过四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中选,因此他流落江湖,一直过着平凡的生活。尽管如此,他的才华得到了陆游和辛弃疾的赏识,他也与陈亮、岳珂交好。他的词风与辛弃疾相似,表达了对金朝的抗争和追求自由的豪情壮志。他与刘克庄、刘辰翁一起被称为“辛派三刘”,也与刘仙伦一起被称为“庐陵二布衣”。他的作品有《龙洲集》和《龙洲词》。

猜您喜欢

沁园春(寿趟倅)

宋代 姚勉

道骨仙风,海上骑鲸,端是後身。把银河天巧,钟为文采,剑津宝气,融作精神。壶玉储冰,掌金擎露,胸次全无一点尘。年年里,早花朝六日,长庆生申。
箳篁濯锦江滨。人尽道如公清最真。合沈香亭北,金笺奏曲,恩披兽锦,醉拭龙巾。泥紫颁来,渠黄飞去,自是八花砖上人。从後看,大钧播物,万象皆春。

沁园春·寿宋通判

宋代 祝穆

自有东阳,锦水城山,几千百年。记往时仅说,拥麾刻郡,而今创见,持橐甘泉。地脉方兴,天荒欲破,还为盐梅生钜贤。清和候,正风薰日永,作地行仙。
题舆小驻樵川。常只恐祖生先著鞭。算谁从井落,重新疆理,谁从襄岘,一洗腥膻。幕府归来,未应袖手,行有诏书来九天。勋名就,使吾乡夸诧,盛事流传。

沁园春(刘总干会饮同寮,出示新词

宋代 李廷忠

幕府增辉,前度刘郎,又还到来。看芙蓉池畔,神凝秋水,绮罗丛里,欢动春雷。彩笔新题,金钗半醉,当日英雄安在哉。开筵处,是真仙福地,不着纤埃。
堪怜倦客情怀。听吹竹弹丝金奏谐。有黄花插鬓,何妨欹帽,绿橙醒酒,莫惜空罍。坐上疏狂,帘间姝丽,应想横波一笑回。停杯久,待娇歌缓劝,归骑休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