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中原》原文赏析

  • zhōng
    yuán
  • [
    sòng
    dài
    ]
    liú
    guò
  • zhōng
    yuán
    miǎo
    miǎo
    cháng
    wén
    guàn
    tiān
    fāng
  • yǒu
    chén
    huī
    xiě
    leì
    gēng
    jié
    jiào
    tiān
    chāng
  • guān
    yuè
    bīng
    shuāng
    chóng
    gōng
    diàn
    殿
    chūn
    fēng
    cǎo
    huāng
  • yóu
    gěng
    zhōng
    bào
    zhǔ
    chā
    tiān
    jiàn
    guāng

原文: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衣冠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芒。


相关标签:追忆感慨忧国忧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中原遥远啊,道路多么漫长!大宋珍贵的文物礼乐已被敌人劫掠到北方。只有我这样的孤臣挥泪洒血,没有奇人豪杰敲击宫门大声呼喊。中原的山河被冷月映照着浓重的冰霜,汴京故宫被春风吹拂着,野草丛生,桔树满目荒凉。而我依然怀着一腔孤忠,日夜思念着报效君皇,就像那冲天剑气每夜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注释:该诗表达了作者思念中原、忠心报国的情感和思想,诗的题目即为全篇的主旨。
邈邈:遥远。
文物:指礼乐、典章制度统称。
衣冠:指士绅、世家大族。
天阊:天门,传说中的天门,也指皇宫的正门。
耿:忠诚。 《夜思中原》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1126年宋朝遭受“靖康”之耻后的情景。自孝宗与金人签订了“隆兴和议”以来,宋朝长期对金邦屈服,君臣上下忍辱偷生,过着逍遥岁月。然而,这种屈辱的生活引起了一些有为有识之士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以诗词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忠愤。其中,这首《夜思中原》写得沉郁悲壮,最为感人。在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隆兴和议”已经持续了至少六十多年。 《夜思中原》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并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所以,他在这里的慨叹是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的。



下阕的起首两句“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是对前阕的回应,也是对自己的自述。接着,他又转到了对时局的思考:“天下英雄谁敢言,独有忠臣叹世情。”这里的“天下英雄”指的是当时的政治局势,而“独有忠臣叹世情”则是指他自己对时局的感慨。他认为,当时的政治局势已经到了无人敢言的地步,只有他这样的忠臣才能对世情进行叹息。接下来的两句“世情惨淡千般恨,人事如梦一场空。”则是对时局的总结。他认为,当时的世情是惨淡的,充满了千般的恨意,而人事则是虚幻的,如同一场空梦。这里的“人事如梦一场空”也是对前面提到的“文物衣冠天一方”的距离的再次强调,他认为这种距离是虚幻的,没有实际意义。



最后两句“忠臣莫奈何,世事如棋局,谁能料到?”则是对自己的无奈和对时局的无奈的总结。他认为,作为一个忠臣,他无法改变时局,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世事则如同一局棋局,谁也无法预料到最后的结果。这里的“谁能料到?”也是对前面提到的“更无奇杰叫天阊”的回应,他认为,即使有奇杰人物出现,也无法改变时局的走向。



整首诗以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主线,通过对中原、汴京的怀念,对自己的自述,对时局的思考和总结,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国家兴复的期望。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夸张和讽刺等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深刻,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夜思中原》赏析详情»

金朝诗人刘过的照片
刘过

刘过(1154~1206)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他出生在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在庐陵(今江西吉安)长大。他去世于江苏昆山,现在他的墓仍然存在。

刘过四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中选,因此他流落江湖,一直过着平凡的生活。尽管如此,他的才华得到了陆游和辛弃疾的赏识,他也与陈亮、岳珂交好。他的词风与辛弃疾相似,表达了对金朝的抗争和追求自由的豪情壮志。他与刘克庄、刘辰翁一起被称为“辛派三刘”,也与刘仙伦一起被称为“庐陵二布衣”。他的作品有《龙洲集》和《龙洲词》。

猜您喜欢

冀州道中

元代 王冕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丁宁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
窃问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
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
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
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
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
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
踌蹰向苍天,何时更得甦?
饮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庄居野行

唐代 姚合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田翁

唐代 杜荀鹤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
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