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倚阑·春犹浅》原文赏析

  • chóu
    lán
    ·
    chūn
    yóu
    qiǎn
  • [
    sòng
    dài
    ]
    chéng
    gaī
  • chūn
    yóu
    qiǎn
    liǔ
    chū
    xìng
    chū
    huā
    yáng
    liǔ
    xìng
    huā
    jiāo
    yǐng
    chù
    yǒu
    rén
    jiā
  • chuāng
    míng
    nuǎn
    hōng
    xiá
    xiǎo
    píng
    shàng
    shuǐ
    yuǎn
    shān
    xié
    zuó
    jiǔ
    duō
    chūn
    shuì
    chóng
    jīng

原文: 春犹浅,柳初芽,杏初花。杨柳杏花交影处,有人家。
玉窗明暖烘霞。小屏上、水远山斜。昨夜酒多春睡重,莫惊他。


相关标签:春天写景愁倚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此时春意尚浅,柳树刚刚萌芽,杏花三三两两地开在枝头。在杨柳和杏花的影子交汇处,有人家居住。

窗内的霞光映照出明亮而温暖的光景,小小的画屏上绘有远山斜倚水的景象。昨夜我畅饮了许多美酒,现在正陷入沉睡之中,请不要惊醒他。

注释:交影处指的是影子交汇的地方。 《愁倚阑·春犹浅》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往往是为了表达情感或者传达主题。而这首词的铺排手法,却是为了突出一种恬静、安逸、静谧的氛围。词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物、室内的明暖和小屏上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境界。整首词从远景到近景,层层递进,步步烘托,最后点出“莫惊他”,给人一种喜盈盈、静悄悄的感觉。词人运用清丽婉雅的笔触,创造了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使整首词充满和谐、舒适和宁静的氛围。这种铺排手法的运用,使词人的写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愁倚阑·春犹浅》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程垓的照片
程垓

程垓,字正伯,是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的孙子。在淳熙十三年(1186)他游临安,并在那里结识了陆游,陆游为他所藏的山谷帖作了跋文。不久后,他返回了蜀地。他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他已经五十多岁了,杨万里推荐他参加贤良方正科考试。绍熙五年(1194),他的乡人王称序了他的词,称他为“程正伯以诗词名,乡里的人都知道他。我曾几次游历都下,经常听到朝士们称赞正伯的佳句”。冯煦在《蒿庵论词》中说:“程正伯的词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的《绝妙好词》家法相近。”他有一卷《书舟词》(也有作《书舟雅词》)。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没有提及。

猜您喜欢

最高楼·旧时心事

宋代 程垓

旧时心事,说着两眉羞。长记得、凭肩游。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
也谁料、春风吹已断。又谁料、朝云飞亦散。天易老,恨难酬。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

南歌子·荷盖倾新绿

宋代 程垓

荷盖倾新绿,榴巾蹙旧红。水亭烟榭晚凉中。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
丝藕清如雪,橱纱薄似空。好维今夜与谁同。唤取玉人来共、一帘风。

摊破江城子

宋代 程垓

娟娟霜月又侵门。对黄昏。怯黄昏。愁把梅花,独自泛清尊。酒又难禁花又恼,漏声远,一更更,总断魂。
断魂。断魂。不堪闻。被半温。香半温。睡也睡也,睡不稳、谁与温存。只有床前、红独伴啼痕。一夜无眠连晓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