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春愁》原文赏析

  • diǎn
    jiàng
    chún
    ·
    chūn
    chóu
  • [
    sòng
    dài
    ]
    zhào
    dǐng
  • xiāng
    lěng
    jīn
    mèng
    huí
    yuān
    zhàng
    xiāng
    nèn
    gēng
    rén
    wèn
    zhěn
    jiāng
    nán
    hèn
  • xiāo
    shòu
    xiū
    wén
    dùn
    jiào
    chūn
    shān
    tuì
    qīng
    míng
    jìn
    xìng
    huā
    chuī
    jìn
    báo
    dōng
    fēng
    jǐn

原文: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馀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相关标签:婉约伤春惜花点绛唇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从梦中醒来,金炉中的香已冷,绣着鸳鸯的帷帐低垂着,点点余香若有若无。想要对人诉说梦境,却无人相问,只剩一枕的忧郁苦闷。我已经消瘦得如沈约般,突然就觉得春衫都宽宽大大了。清明已近,杏花已被吹落殆尽。不知不觉就到黄昏,顿感东风阵阵夹着寒意。

注释:金炉:又作‘金猊’,香炉的一种。其形似狮。鸳帐:绣有鸳纹的帐帏。休文:即梁沈约,他是一个多愁多病的才子。东风:春风。 《点绛唇·春愁》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词的主题是春景和离恨,上片描写了室内的情景,下片则描写了室外的景色。

上片中,词作者描述了一个室内的情景。香冷金猊是指香炉中的香烟袅袅,金猊是香炉上的装饰物,这里用来形容室内的氛围。梦回鸳帐是指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离恨一枕表示作者心中的离别之苦,悄无人问则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人关心的感受。

下片中,词作者描绘了室外的景色。清明节近,杏花随风,薄暮来临,东风渐紧。清明节是春天的节日,杏花随风表示春天的景色美丽而短暂,薄暮来临和东风渐紧则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即将来临。委婉柔媚和意境幽美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感受。

整篇创作背景通过描写室内和室外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离别的伤感。词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离别的痛苦。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美好而忧伤的感受。 《点绛唇·春愁》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尽,天色渐暗,东风渐紧。清明是春天的节气,而杏花是春天的代表之一,它们的凋谢象征着春天的短暂和转瞬即逝。薄暮的东风紧,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即将来临。这三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春天的离去,给人一种无尽的感慨和遗憾之情。

整首词以婉约的笔调,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愁绪和忧伤。词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通感、修饰、夸张等,使词语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词的主题是人生的苦闷和忧虑,通过描绘春梦醒来的愁绪、午梦醒来的失望和消瘦的自比,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痛苦和无奈的思考。整首词以春愁为表层含义,但深层含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代的忧虑,展现了词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时代的敏锐触觉。

这首词以其深沉委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展现了婉约词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种对人生和时代的思考和反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表达,词作者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与时代的背景相结合,使词作更具有普遍性和深远的意义。这首词不仅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更是一种对人生和时代的思考的启示。 《点绛唇·春愁》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赵鼎的照片
赵鼎

赵鼎(1085-114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和词人。他的字是元镇,自号得全居士。他出生在解州闻喜(今属山西)。

赵鼎在宋高宗时期担任宰相,是当时的重要政治家。他以忠诚正直而闻名,被尊称为“忠正德”。他的政治才能和清廉正直的品质使他在政治界备受尊重。

赵鼎的文学才华也非常出众,他是一位优秀的词人。他的词作被收录在《忠正德文集》中,共有10卷。这部文集在清道光时期刊印出版。此外,他的词作还被收录在《四印斋所刻词》中,其中有一卷是《得全居士词》,收录了他的45首词作。

赵鼎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都对南宋时期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政治才能和清廉正直的品质使他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政治家,而他的词作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

猜您喜欢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清代 纳兰性德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踏莎行·院落深沉

宋代 洪迈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
钗凤斜欹,鬓蝉不整。残红立褪慵看镜。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临江仙·和子珍

近现代 谭献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