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原文赏析

  • yáng
    zhōu
    hǎo
    shì
    lín
    tíng
  • [
    táng
    dài
    ]
    fāng
    gān
  • zòng
    rán
    feī
    yǒu
    liáng
    zài
    shān
    shí
  • pán
    yuǎn
    shì
    tóu
    屿
    chán
    cán
    shēng
    guò
    bié
    zhī
  • liáng
    yuè
    zhào
    chuāng
    zhěn
    juàn
    chéng
    quán
    rào
    shí
    fàn
    shāng
    chí
  • qīng
    yún
    weì
    píng
    xíng
    mèng
    dào
    jiāng
    nán
    shēn

原文: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相关标签:写景思乡感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抬头所见纵然不是我的家乡景,仔细想来一切却似我在故乡时。
即使抬头所见的景色不是我家乡的风景,但仔细想来,一切却仿佛是我在故乡时的样子。

白鹤盘旋奔向远方投入了岛屿,蝉拖着哀鸣余音飞向另一树枝。
白鹤盘旋着飞向远方,投入了孤立的岛屿,蝉虽然拖着哀鸣的余音,却飞向另一树枝。

冷月照窗倚着孤枕感到很倦怠,清泉绕石朋友聚饮自觉举杯迟。
寒冷的月光照在窗户上,我靠着孤枕感到非常疲倦,清泉绕过石头,朋友们聚在一起喝酒,我自觉举杯的时候有些迟疑。

仕路坎坷迟迟不能平步青云去,梦回江南半生漂泊此身仍旅羁。
我的职业道路充满坎坷,迟迟不能平步青云,梦回江南,半生都在漂泊,但我仍然身处他乡,久久不能回家。

注释:
旅次:旅途中暂作停留。
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举目:抬眼望。《晋书·王导传》:“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似:一作“如”。故山:旧山。喻家乡。
远势:谓远物的气势、姿态。孤屿:孤岛。
曳(yè):拖着。别枝:另一枝;斜枝。
凉月:秋月。窗:一作“床”。欹(qī):斜倚。
澄(chéng)泉:清泉。泛觞(shāng):谓饮酒。古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时以酒杯浮在水面,漂到谁的面前,就谁饮。唐储光羲《京口送别王四谊》诗:“明年菊花熟,洛东泛觞游。”迟:慢。
青云:高位,喻高官显爵。平行:平步。
“梦到”句:一作“梦到江头身在兹”。旅羁(jī):久居他乡。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方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功地通过了科举考试。在取得科举成功后,方干心情愉悦,决定登临山水,以吟咏诗歌来娱乐自己。

方干选择了洋州作为他旅居的地方。洋州位于今天的陕西洋县,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方干在这里找到了灵感的源泉,他整日沉浸在山水之间,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是方干在洋州旅居期间创作的,他用诗歌记录了自己在这个美丽地方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方干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方干的创作背景是科举考试的成功和旅居洋州的经历。科举考试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这个制度,方干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而在洋州的旅居经历,则为他提供了灵感和创作的环境,使他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方干的这首诗歌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创作能力,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这首诗歌成为了方干创作生涯中的一颗明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景之外,既感到疲倦无聊,又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无法融入这样的场合。这两句写景与写人相结合,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一联写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故乡”二字,道出了诗人的归属感和对家乡的眷恋。他在异乡漂泊,思念之情如泉水般绕过石头,泛起涟漪,迟迟不散。这里的“泉”和“觞”都是水的象征,通过水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自我写照,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失意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鉴赏详情»

金朝诗人方干的照片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他是一位擅长律诗的诗人,他的诗作清润小巧,常常运用警句。他的诗作有的反映了社会动乱,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有的抒发了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

方干于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后被归葬于桐江。他的门人们相互讨论他的德行,追谥他为“玄英先生”,并搜集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了《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中收录了方干的诗作,共有6卷348篇。

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在睦州任职时,为了纪念方干,他在严陵祠中绘制了方干的像,并一同祭祀。

猜您喜欢

元日·晨鸡两遍报

唐代 方干

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
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
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
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

春日

唐代 方干

春去春来似有期,日高添睡是归时。虽将细雨催芦笋,
却用东风染柳丝。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
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

衢州别李秀才

唐代 方干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