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原文赏析

  • guī
    yǐn
  • [
    sòng
    dài
    ]
    chén
    tuán
  • shí
    nián
    zōng
    zǒu
    hóng
    chén
    huí
    shǒu
    qīng
    shān
    mèng
    pín
  • shòu
    zòng
    róng
    zhēng
    shuì
    zhū
    mén
    suī
    pín
  • chóu
    wén
    jiàn
    weī
    zhǔ
    mèn
    tīng
    shēng
    guō
    zuì
    rén
  • xié
    qín
    shū
    guī
    jiù
    yǐn
    huā
    niǎo
    bān
    chūn

原文: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相关标签:抒怀隐居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只曾游历过的那座青山,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已经过去了十年。
高官厚禄、金山银山都无法与安稳的睡眠和简朴的生活相比。
世间最令人忧虑的莫过于打打杀杀后新立的君主,而最令人痛苦的正是那些人们用来逃避现实的笙歌。
让我们归隐吧,带上我钟爱的古琴和日常阅读的书籍,去山间欣赏野花,聆听鸟儿自由自在的歌唱,享受这最自然、最美好的春光吧。

注释:紫绶是古代高级官员使用的紫色丝带,用于印章或服饰,代指达官贵人。 《归隐》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和对红尘世界的看透。诗人认为修道的人应该修心养性,与世无争,相信因果循环和众生平等。这些观点在诗中得到了体现。诗人曾经远足游历,寻找理想的隐居地点,可能是武当山或华山。深山对修道者来说是理想的居住地,因为山中环境安静,生活简朴,有山泉、野蘑菇、山野菜和古刹遗迹等。因此,诗人最终决定回归山林,隐居起来。这个决定既有诗人自身的原因,也受到时代的影响。

诗中的第一句“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表明诗人看透了红尘世界。后面的两句是对这一观点的补充说明,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立志归隐修道的决心。诗人游历了红尘世界,但只有青山才是他最向往的地方,这说明对诗人来说俗事已经如过眼云烟。经过十年的磨砺,诗人决定归隐修道,这不仅是一种消沉,也是一种清醒。这一观点可以从后面两句中的解释中得到体现:“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诗人的隐居决定也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因为这两句中还包含对世事的批评。

诗中最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喜爱,这似乎说明他并不是不喜欢热闹和繁华的世界,而是逃避战乱和人祸。诗人向往大自然的生机,他想远离腐败和颓废的环境。因此,诗中出现了“野花鸣鸟一般春”的句子。诗人并非想要弃世,而是想通过朴素的生活来洗刷自己的思想,以达到修道的目的。 《归隐》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陈抟的照片
陈抟

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是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和养生家。他尊奉黄老之学,对道家思想有深入的研究。

陈抟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开始专心研究道家养生之道。他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这些著作对于道家养生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陈抟游峨眉山讲学,被尊称为“峨眉真人”。他在这期间著有《观空篇》等著作,对于道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陈抟还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他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著作,这些著作对于易学的研究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流传的这些著作多数是托名者所写,真正的原著已经失传。

北宋端拱初年(988年),陈抟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他的逝世标志着他在道家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陈抟的学术成就和养生理论对于后世的道家学者和养生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游金山寺

宋代 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

唐代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寻雍尊师隐居

唐代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