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原文赏析

  • ruǎn
    láng
    guī
    ·
    zhōu
    róng
    chūn
    shān
  • [
    sòng
    dài
    ]
    guāng
  • zhōu
    róng
    chūn
    shān
    xiān
    jiā
    yuè
    xián
    chuāng
    shā
    huǎng
    yìng
    zhū
    yán
    xiāng
    féng
    zuì
    mèng
    jiān
  • sōng
    lòu
    lěng
    hǎi
    shuāng
    yīn
    cōng
    cōng
    zhěng
    zhào
    hái
    luò
    huā
    shuǐ
    chán
    chán
    chóng
    xún
    nán

原文: 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
松露冷,海霜殷。匆匆整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相关标签:生活抒怀阮郎归

赏析

《阮郎归》是一首婉丽的小词,也被称为《宴桃源》、《醉桃源》、《碧桃春》等。这首词的主题源自汉代刘晨和阮肇遇仙的故事,常用来描写冶游和艳遇,而这首词也不例外。

词的开头写到了一叶渔舟轻易地进入了春山仙境,体验到了与尘世不同的悠闲岁月。作者用“容易”来形容进入仙境的轻松,暗示了某种因缘使然。而“春山”一词则暗示了山中花事繁闹、春景宜人的意境,与刘、阮故事中的“气候草木常是春时”相呼应。这两句流露出初入仙境时的意外欣喜和新奇感。

接下来的一句“绮窗纱幌映朱颜”,通过描写雕花窗和薄纱窗帘,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女子的容貌,而是通过窗户和窗帘的倩影来间接描绘她的美丽。这种写法空灵而缥缈,若仙般。而紧接着的“相逢醉梦间”一句,则表达了艳遇时的心理状态,面对如天仙般的女子,只觉得醺醺如醉,忽忽如梦,不知是真实还是幻觉。

在词的后半部分,“松露冷,海霞殷”这两句通过描写松间夜露和海上朝霞,表达了山中晨昏景色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推移,离别即将来临。这种景色的描写在“匆匆整棹还”一句中过渡到了整理舟船,匆匆欲归的情景。这表达了尘世的心思未泯,仙缘已尽的意境。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欢愉之日苦短”,感叹欢聚的时间过得太快,却又匆匆要离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惋惜和追忆之情。

最后两句“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表达了对别后桃源路渺茫,无法再相见的慨叹。寂寂的落花,潺潺的流水,回应了开头的春山渔舟,表示时光流转,前情已如水流花落,一去不返。

总的来说,这首小词风格婉丽,展现了一代名臣司马光别样的情怀。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司马光的照片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是北宋时期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

司马光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他的贡献之一是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部巨著涵盖了从周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史书之一。

司马光的人格特点是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他的为人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一直受到人们的景仰。他的著作非常丰富,除了《资治通鉴》之外,还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1086年,司马光逝世,被追赠太师、温国公,并谥号为文正。他的贡献和影响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至今仍然被人们所敬仰。

猜您喜欢

阮郎归

宋代 廖刚

因戏作云。乙未云间舟中。
月桥风槛水边居。画楼三鼓初。草堂收拾读闲书。起看清夜徂。
闲想像,尽踌躇。玉牌金字铺。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阮郎归(梨花)

宋代 赵文

冰肌玉骨淡裳衣。素云翠枝。一生不晓摘仙诗。雪香应自知。
微雨後,禁烟时,洗妆君莫迟。东风不解惜妍姿。吹成蝴蝶飞。

阮郎归

宋代 赵文

舞红一架欲生衣。残英辞旧枝。雨声自唱惜春词。行人应未知。
新火后,薄罗时。君归何太迟。镜中失却少年姿。年随花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