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原文赏析

  • jūn
    zhī
    chū
  • [
    sòng
    dài
    ]
    zhào
  • jūn
    zhī
    chū
    lǎn
    zhuāng
    meí
    dài
    nóng
  • chóu
    xīn
    lòu
    diǎn
    diǎn
    zōng

原文: 自君之出矣,懒妆眉黛浓。
愁心如屋漏,点点不移踪。


相关标签:写人思妇惆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的夫君,你知道么?自从你出门远去,我百无聊赖,再也提不起精神来梳妆打扮。

注释:眉黛: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的颜料,因称眉为眉黛。
愁心:忧愁之心。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的夫君,你知道么?自从你出门远去,我百无聊赖,再也提不起精神来梳妆打扮。

注释:眉黛: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的颜料,因称眉为眉黛。
愁心:忧愁之心。
漏:从屋顶或墙壁上渗出液体。
绵绵不绝:连续不断,不停止。
滴:液体从高处落下的声音或动作。
同一个地方:指固定的位置或目标。 《自君之出矣》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自君之出矣》是一首古乐府杂曲歌辞,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诗的结构分为前两句实写和后两句虚写,前两句描述了丈夫离开后女子对他的思念,后两句则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女子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道,丈夫离开后,女子再也没有心思打扮自己。这表明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深,以及她独自一人时的孤寂和忧愁。通过描写女子不再化妆打扮,诗中展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程度,同时也对夫妻团聚时的幸福情景进行了反衬,更加突出了离别后的伤感。

后两句则用屋漏的比喻来形容女子的忧心忡忡。屋漏象征着美满的生活出现了缺陷,暗指丈夫远离。屋漏不绝则是女子忧心不断的写照,而屋漏不移踪则表明她对丈夫的思念是如此专一和执着。

整首诗明白易懂,带有浓厚的民歌风格,与南朝民歌并驾齐驱。作者以细腻新鲜的感觉描写了景物和情感,这首小诗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与杨万里的《细雨》相比,两首诗都运用了雨滴的比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都展示了作者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切感受。

总的来说,《自君之出矣》通过描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和忧心,展示了离别带来的伤感和孤寂。诗中的比喻手法生动新颖,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这首诗在古乐府杂曲歌辞中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自君之出矣》赏析详情»

徐照

徐照(?~1211)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出生于永嘉(今浙江温州)。他出身贫寒,一生未谋职业,穿着朴素,以诗歌游历士大夫之间,足迹遍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他在宁宗嘉定四年去世。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他的诗歌受到姚合、贾岛的影响,题材较为狭窄,注重字句的精炼。据叶适所说,他是“四灵”中最早反对江西派并提倡晚唐诗风的诗人。他主要创作近体诗,尤其擅长五律。徐照一生有三个爱好:喜欢喝苦茶、游览山水、以及吟咏诗歌。在他去世后,朋友们出钱为他安葬。

猜您喜欢

谒金门·愁脉脉

宋代 陈克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贺新郎·别友

近现代 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

唐代 李白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