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别友》原文赏析

  • xīn
    láng
    ·
    bié
    yǒu
  • [
    jìn
    xiàn
    dài
    ]
    máo
    dōng
  • huī
    shǒu
    cóng
    gēng
    kān
    rán
    xiāng
    xiàng
    qíng
    chóng
    yǎn
    jiǎo
    meí
    shāo
    hèn
    leì
    líng
    hái
    zhù
    zhī
    huì
    qián
    fān
    shū
    guò
    yǎn
    tāo
    tāo
    yún
    gòng
    suàn
    rén
    jiān
    zhī
    rén
    yǒu
    bìng
    tiān
    zhī
    fǒu
  • jīn
    cháo
    shuāng
    chóng
    dōng
    mén
    zhào
    héng
    táng
    bàn
    tiān
    cán
    yuè
    qīng
    shēng
    cháng
    duàn
    cóng
    tiān
    píng
    duàn
    chóu
    hèn
    yào
    kūn
    bēng
    jué
    yòu
    qià
    xiàng
    tái
    fēng
    sǎo
    huán
    chóng
    yún
    zhù

原文: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相关标签:赠别抒情惆怅贺新郎

译文及注释

译文:挥手离去。在离别之前,我们相对凄然,内心的悲伤和痛苦让人难以承受。我看到你眼角眉梢,强忍着热泪,满是哀怨。我知道你对上次的那封信还有误会。但是误会再大也只是转瞬即逝的云雾,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称得上知己的,也只有你和我了吧。你有病需要治疗,上苍可知道吗?

早晨东门路上还被霜覆盖着,横塘上还有一弯残月,显得如此凄清。汽笛声响让人心肝寸断,从此孤身一人在天涯漂泊。割断忧思和恨意,参加到革命中去吧。要像昆仑山绝壁崩塌,又要像台风席卷全球一样。在将来的斗争中相会,让我们像双飞的鸟儿一样。

注释:去:离开。挥手从兹去:引自李白的《送友人》,“挥手自兹去”。

热泪欲零:零,与“零落”的零同义,也是落的意思。

书语:信中的话语。季世昌先生说他所见手迹:“书语”又作“诗句”,证明毛泽东与杨开慧的误会由赠诗引起。

云雾:比喻前句的误会。

人有病,天知否:前版本为“重感慨,泪如雨”。(病:也指误会。)

东门路:古诗词中指离别之路,也指斗争之路。这里又双关通往长沙东门之小吴门火车站的道路。

横塘:长沙东门小吴门外清水塘。1921年冬至1923年4月,毛泽东租了清水塘边的一所茅屋,家住兼作中共湘区委员会会址,旧址现为纪念馆。“横塘”也是典故,在古诗中常作女子居住之处。唐崔颢《长于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如许:这样。

凭:意思是借以,包含两方,非单“请求”彼方。 《贺新郎·别友》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毛泽东在1923年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个人经历。文章首先提到了毛泽东调到上海党中央工作的情况,随后又介绍了他参加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经历。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观点,解决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并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及中央局秘书。接着,文章提到了毛泽东回到长沙展开反对地方军阀赵恒惕的斗争,并推动工农群众的运动。在这个时期,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生下了他们的次子毛岸青。然而,正当毛泽东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党中央通知他回上海转广州。尽管他们有着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但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他们还是决定分别。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和对革命事业的献身,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对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的预期。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的《人民日报》。 《贺新郎·别友》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贺新郎·别友》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词的开头以“挥手”告别踏上火车为起点,通过描写离别之情和革命志士的远大抱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词的上阕以“挥手从兹去”为首句,引用了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诗句,点化出整首词的主题。这五个字独成一句,总括了全词的内容,并引出了下文的动人情节。词中描写了夫妻之间的深情厚意,表达了他们为祖国献身、志同道合的情感,即将分别的难舍之态。通过“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等描写,词中展现了夫妻之间的深情厚意。而“更那堪”三个字则增强了爱侣内心的悲戚苦痛之情。词中的“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一句,传神地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情感,情深意切。词中的“似恨”从“眼角眉梢”中流露出来,表达了多少人间爱侣的柔情。而“热泪欲零”则表达了作者强忍悲痛的心情。这种坚强的性格令人敬佩,读者也会为这真情的伴侣感动落泪。

词的下阕以“知误会前翻书语”为开头,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写给妻子的书信产生误会的理解。词中描述了过去的往事如云涛雾涌一件件从眼前而过,但在人间的知己中,只有“我和你”最为珍贵。这是对妻子杨开慧情深意切的安慰和崇高的评价。杨开慧在白色恐怖艰险的岁月中全身心地支持作者从事伟大事业,可谓是难得的红颜知己,革命的伴侣。

整首词巧妙地运用了古诗词的技巧,通过描写离别之情和革命志士的远大抱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情真意切的表达和深入人心的描写使得这首词成为一首佳作。 《贺新郎·别友》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

唐代 李白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白洋潮

明代 张岱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炝碎龙湫,半空雪舞。
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
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游兰溪 / 游沙湖

宋代 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