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子朱子开闽学,潮人从者郑与郭。
宗风歇绝七百年,觉时谁振南天铎。
我从闽来见二生,潮中人材犹不弱。
郑生步月昨过我,手持东山松石歌。
侵晨剥啄者谁子,郭生入坐庄而和。
有闽谁辟八使九,陈将军者实功首。
贵人之山奇气尚郁盘,恨我迟来不见豪士陈龙友。
其人悲歌慷慨能谈兵而使酒,何意乃有高足生,循循继其后,为师立传冀不朽。
郑生昨告我以陈生之才,今闻郭生语亦同,令我日望足音跫然来。
东山之高高出青云上,贞松奇石郁相望。
何时三生同题石上名,酾尊补祝文丞相。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是一位近代诗人,他的字是仙根,又有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他的祖籍是广东蕉岭嘉应镇平。
丘逢甲于同治三年(1864年)出生在台湾彰化。他在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登上进士,被任命为工部主事。然而,丘逢甲并不打算在京城做官,而是返回台湾。他到台中的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来又在台南和嘉义从事教育工作。
丘逢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咏史抒怀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
然而,丘逢甲的生命在1912年结束。他的去世给文坛留下了一片悲痛的空白,但他的诗作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近代文学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