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灯火荡漾着一片春烟,天色阴沉,月亮隐在海天的那边。
满城:整个城市。
灯火:指灯光。
荡漾:泛指扩散、弥漫。
一片:表示整体。
春烟:春天的雾气。
天色:天空的颜色。
阴沉:指天空阴暗。
隐:隐藏。
海天:海洋和天空。
那边:指远处。
看到鳌山灯彩,引起了仙人流泪,海外的神山已经沉沦三年!
鳌山:以灯彩堆砌成山的形状。
灯彩:用灯光装饰的艺术品。
引起:激起。
仙人:指作者自己。
流泪:眼泪流出。
海外:指远离大陆的地方。
神山: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沉沦:沉没、消失。
三年后的今夜天空不见月光,美丽的月亮大概在台湾故乡。
三年后:指从前文提到的三年时间过去后。
今夜:指当晚。
不见:看不到。
美丽:漂亮。
大概:大约、大致。
台湾故乡:指作者的故乡台湾。
想到海天之外去寻找明月,半夜里做梦,神魂飞渡重洋。
海天之外:指远离大陆的地方。
寻找:寻求、追寻。
明月:指月亮。
半夜:深夜。
做梦:做梦境。
神魂:指精神、灵魂。
飞渡:飞越、穿越。
重洋:大海。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之夜。
六鳌句:指鳌山灯彩的形状,比喻豪迈有为的人。
神山:指台湾岛。
五更:深夜。
鲲洋:指台湾海峡。
《元夕无月》译文及注释详情»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是一位近代诗人,他的字是仙根,又有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他的祖籍是广东蕉岭嘉应镇平。
丘逢甲于同治三年(1864年)出生在台湾彰化。他在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登上进士,被任命为工部主事。然而,丘逢甲并不打算在京城做官,而是返回台湾。他到台中的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来又在台南和嘉义从事教育工作。
丘逢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咏史抒怀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
然而,丘逢甲的生命在1912年结束。他的去世给文坛留下了一片悲痛的空白,但他的诗作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近代文学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