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北》原文赏析

  • beǐ
  • [
    nán
    beǐ
    cháo
    ]
    wáng
    bāo
    2
  • qiū
    fēng
    chuī
    hái
    dòng
    tíng
  • cháng
    shān
    lín
    dài
    jùn
    tíng
    zhàng
    rào
    huáng
  • xīn
    beī
    fāng
    cháng
    duàn
    lǒng
    tóu
  • báo
    lín
    zhēng
    shī
    dào
    beǐ
    shān
    ā

原文: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相关标签:羁旅思乡怀念乡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看到秋风吹起,木叶飘落,便想到《楚辞》中的洞庭湖水。
到了关山代郡一带,黄河沿岸修筑着很多堡垒。
异域的音乐让人心中悲凉,陇头的歌曲令人愁断肠。
傍晚的时候,面对着远行的马,迷失在山的拐弯处。

注释:
河北:黄河以北。
常山:关名,位干今河北唐县西北。
代郡:位于今河北蔚县东北。
亭障:亦作“亭鄣”,古代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
异方乐:即异域的音乐。
陇头歌: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征人的艰辛。
临:面对。
征马:远行的马,或说指战马。
失道:迷路。
山阿:山的拐弯处。 《渡河北》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王褒是江东望族的后裔,家族世代为宰辅之职。这首诗应该是他在仕周时创作的,描写了他渡过黄河北上的旅途中所见所闻以及他的感受。这首诗并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旅行记录,而是通过对景色、光线和风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慨叹之情。 《渡河北》创作背景详情»

简析

本文简析了一首诗的内容和风格。诗的首二句描写了眼前的秋景,表达了思乡之情;接下来的两句转向描写北方黄河的景色;接着的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内心的悲伤和痛苦;最后两句以薄暮失道来描写诗人迷茫和痛苦的情况。全诗写情真切,笼罩着慷慨悲凉的气氛,具有苍劲、雄健的风格。

文章还分析了诗中的一些具体句子。其中,“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一句通过联想南国风景,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后面的六句通过描写空间场景和时间推移,展示了战乱频发的现实状况;接着的两句通过描述沿途所闻的歌声,表达了诗人的悲伤和对家国沦亡的思考。

最后,文章指出诗中的“异方乐”一语含意深远,既指胡人所创的音乐,也暗指北朝政权的异族统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亡的忧虑和无奈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国家沦亡的忧虑,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 《渡河北》简析详情»

南北朝诗人王褒2的照片
王褒2

王褒(约513~576年),字子渊,出生于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他是东晋宰相王导的后代(第三子王洽一脉),曾祖王俭、祖王骞、父王规,都有相同的名字。他的妻子是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的女儿。在梁元帝时期,他担任吏部尚书和左仆射的职务。明帝宇文毓非常喜爱文学,王褒和庾信是最受宠的两位才子。他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在武帝宇文邕时期,他担任太子少保,后来被任命为小司空,然后出任宜州刺史。在建德年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他的儿子王鼒继承了他的衣钵。

猜您喜欢

房中曲

唐代 李商隐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遣兴

唐代 杜甫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唐代 李商隐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王褒2 的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