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石莲花寄楚公》原文赏析

  • bái
    shí
    lián
    huā
    chǔ
    gōng
  • [
    táng
    dài
    ]
    shāng
    yǐn
  • bái
    shí
    lián
    huā
    shuí
    suǒ
    gòng
    liù
    shí
    cháng
    pěng
    qián
    dēng
  • kōng
    tíng
    tái
    xiǎn
    ráo
    shuāng
    lòu
    shí
    mèng
    西
    shān
    lǎo
    bìng
    sēng
  • hǎi
    lóng
    gōng
    xiàn
    zhū
    tiān
    yàn
    duō
    céng
  • màn
    kuā
    zhēn
    luó
    hàn
    huì
    niú
    chē
    shì
    shàng
    chéng

原文: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相关标签:友人怀念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这首诗是白石凿成的莲花灯台送给楚公的,说白石莲花自在佛前。楚公老病自在西山,白石莲花既不雕镌应该放入西山,西山的老僧又不起心欲要这块石莲。在清霜和寒露降满苔藓的夜晚,经常梦到这位老朋友。龙宫和雁塔一样高耸。以舍利弗为代表的阿罗汉,不会追求最高乘的义,停留在小乘的最高果位,不以成佛为最终目标,直到法华会上,才回归小乘向大乘发愿成佛。

注释:白石莲花:指用白石凿成的莲花状佛前灯台。
楚公:未详。诗作于居东川幕期间。程梦星认为这首诗是两首绝句,误合为一首律诗。冯浩注道源曰:《续高僧传》:楚南,闽人也。武宗废教,深窜山谷。大中时出,随黄檗山禅师。昭宗闻其道化,赐鹿及衣五事,卒年七十。程梦星认为:古人称僧,如晋代的竺法深称深公,宋代的惠远称远公,唐代的齐已称已公。一般都是举下一个字,没有听说举上一个字的。这不是楚南的称号。徐曰:武宗废教在会昌六年,去昭宗龙纪初四十五年,楚南年止七十,计义山时南年尚少,而诗云西山老病僧,其非楚南可知。冯浩认为: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新唐书·艺文志》明确说楚南是昭宗大顺中的人。源师所注释的很多地方都是错误的,无法解释。

共:冯浩注:共,即供。
六时:冯浩注《魏书·释老志》:六时礼拜。愚按:佛教将一昼夜分为六个时辰: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阿弥陀传》: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

龙宫:朱注《法华经》:文殊师利坐在千叶莲花上,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停留在虚空中,前往灵鹫山。冯日:佛教中经典被称为法海藏,就像大海一样,是众宝藏的地方,也被称为日龙藏。《佛说法海经》:大海之中,有神龙居住。诸龙的妙德难以估量,建造天宫,品物之类,无不仰慕,我们僧人的法也是如此。《纂灵记》:华严大经,龙宫有三本,佛灭度后六百年,有龙树菩萨进入龙宫,诵读下本十万偈四十八品,流传到天竺,即今所传的华严经。庾信碑文:龙藏之所不尽。

诸天:道源注:佛教中有三界诸天,自欲界以上都是日诸天,佛经称欲界以下的天为诸天。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诗人李商隐在东川时的作品。在这个时期,李商隐失去了他深爱的妻子王氏,这使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与此同时,他也怀念着自己的故乡,思乡之情难以抑制。加之他身体状况日益衰弱,多病缠身,这使得他的情绪变得特别低落,内心充满了悲愁。这些经历和感受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外,作者还受到佛教的影响,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创作背景详情»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照片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郑州荥阳,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他的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被誉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为他们的诗文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所以被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然而,他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因此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他的诗歌很受欢迎,但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其中的含义。

由于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他的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李商隐去世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猜您喜欢

悼丁君

近现代 鲁迅

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道九秋。
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踏莎行·闲游

宋代 刘将孙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宋代 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