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原文赏析

  • làng
    táo
    shā
    ·
    tān
    tóu
    cǎo
    jiē
    shū
    lín
  • [
    táng
    dài
    ]
    huáng
    sōng
  • tān
    tóu
    cǎo
    jiē
    shū
    lín
    làng
    è
    zēng
    chuán
    bàn
    chén
  • 宿
    mián
    ōu
    feī
    jiù
    nián
    shā
    zuǐ
    shì
    jiāng
    xīn

原文: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舡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相关标签:自然感慨人生变化浪淘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滩头的细草连接着稀疏的林木,渔船在恶浪里欲沉欲浮。沙鸥白鹭在江上飞来飞去,还在寻找宿眠的旧浦。岂知去年的江岸,今年已成沙洲江渚。

注释:浪恶:形容浪翻腾很猛。罾(zēng)舡(chuán):渔船。罾,鱼网。
宿鹭眠鸥:这里指欲睡的水鸟。鸥,一作“洲”。飞:一作“非”。
沙觜(zuǐ):谓岸沙与水相接处。觜,嘴。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浪淘沙》是一首较早的词调,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但内容多以江水流沙来抒发人生感慨。这首词属于“本意”一类,即调名等于词题。皇甫松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展现出相当深刻的意境。

词的开头写到了沙滩的远景,描述了滩头细草茸茸,远处与岸上的疏林相连。细草初生,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这是一片新沙。接下来的句子写到了滩边的近景,描绘了春潮带着雨水和泥沙一起涌来,水流湍急,正是捕鱼的好时节。然而,由于波浪险恶,罾船时常会被翻覆。通过细草、疏林、荒滩、罾船和浪涛等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生动的荒沙野水的图画。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时间,但却能够表达出一种暮色苍茫的景象。正因为如此,接下来的三句写到了“宿鹭眠鸥”,显得非常自然。大江有一个小口叫做“浦”,而浦口沙头则是水鸟栖息之地。这三句起初似乎是客观地描写景物,但联系到末句,“旧浦”二字则有着深意。现在的“沙嘴”实际上是“去年”的“江心”,可见“旧浦”实际上是新沙。虽然沙嘴是新的,但转瞬间已经被人们视为泪水,言外之意更加显得深远。按照散文语法,末句应该是“沙嘴去年是江心”。然而,这里却倒置了语序,不仅音韵和婉协律,而且“沙嘴是江心”的表达更加奇特,言外之意也更加显得深刻。

整首词表达了一种偌大的感慨,但并没有直接道出来,而是通过咏风浪之恶和沙沉之快来暗示。而对于沙沉之快的描写也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飞鸟归宿,将新沙视为旧浦来表现。这种手法纡曲,读来颇有情致。前三句都是形象的画面,而末句稍微点出了桑田沧海的意境,但并没有完全揭示,读者却能够参悟其中遥深的感慨,感受到人世沧桑的大道理,仿佛这首词已经“一语破尽”了人生的沧桑。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赏析详情»

金朝诗人皇甫松的照片
皇甫松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是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他的词作《醉乡日月》被收录在《新唐书·艺文志》中,共有3卷。目前仍存有他的词作20余首,可以在《花间集》和《唐五代词》中找到。关于他的事迹可以在《历代诗馀》中找到相关记录。

此外,现在还有王国维编辑的《檀栾子词》一卷,收集了皇甫松的词作。这本书可能会提供更多关于皇甫松的词作和相关信息。

猜您喜欢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唐代 李白

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
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
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
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
龙怪潜溟波,俟时救炎旱。
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
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宋代 苏轼

钱塘西湖有诗僧清顺,所居藏春坞,门前有二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顺常昼卧其下。时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顺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飐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归鸟·其三

魏晋 陶渊明

翼翼归鸟,训林徘徊。
岂思天路,欣及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