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义诗》原文赏析

  • jiù
    shī
  • [
    míng
    dài
    ]
    yáng
    shèng
  • hào
    hái
    tài
    dān
    xīn
    zhào
    qiān
  • shēng
    píng
    weì
    bào
    guó
    liú
    zuò
    zhōng
    hún

原文: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爱国壮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尽管自己已经去世,但浩然的正气仍然回归太空,而一颗忠诚的心将永远照耀千古。
尽管这一生还未来得及为国家做出贡献,但在死后也要留下忠诚的灵魂来弥补。

注释:
浩然:正大刚直的精神。
回归:这里指回归到太空。
太虚:太空的意思。
丹心:红心,忠诚的心。
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生平:一辈子,一生。
报国:为国家做出贡献。
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
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就义诗》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公元1553年,杨继盛冒着生命危险上书弹劾严嵩,并列举了他的十大罪状。杨继盛将严嵩称为“天下之第一大贼”。然而,他因此被关押在监狱中长达三年,最终严嵩偷偷将他的名字添加在死刑犯名单的末尾,导致他在西市被残忍杀害,年仅40岁。这篇创作背景描绘了杨继盛在临刑前所作的一首诗。 《就义诗》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介绍了明代爱国将领杨继盛的事迹和他临刑前所作的诗。杨继盛坚决主张抗击北方鞑靼的入侵,反对妥协误国,因此他先后上疏朝廷弹劾大将军仇鸾和奸相严嵩。然而,他因此被杀害,年仅四十岁。杨继盛舍身取义的高尚精神和气节感动了京城百姓,他的朋友王世贞、王遴冒死为他装殓,京城百姓流着泪传诵他的弹劾严嵩疏和就义诗。严嵩最终被罢官,严世藩伏诛,明穆宗即位后为杨继盛平反,谥忠愍。因此,杨继盛又被称为“杨忠愍”。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虽然只有二十个字,却表达了他忠贞报国的决心。诗中表示,即使自己死后,他的浩然正气仍然存在于天地之间,他的忠魂将永远照耀千秋万代。他遗憾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但他死后将作为忠魂来弥补,以实现自己的夙愿。整首诗凝聚了一片忠贞报国之心,表达了他至死不变的决心。

这首诗没有原题,是后人代拟的。诗中表现了杨继盛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的决心和忠心报国的精神。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令人感动至深。 《就义诗》赏析详情»

明代诗人杨继盛的照片
杨继盛

杨继盛(1516年-1555年)是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出生于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他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后任官兵部员外郎。然而,因为他在论马市的问题上发表了不同意见,被贬到狄道典史的职位上。

后来,杨继盛的才能被上级注意到,他被调到户部任员外,之后又调到兵部工作。杨继盛以正直的品行和勇于直言的精神而闻名,他多次上书弹劾严嵩,但最终因此而丧生。明世宗赠予他太常少卿的官职,并追谥他为“忠愍”。

杨继盛的故居后来被后人改建为庙宇,用来供奉他的神像,被尊为城隍。他还著有《杨忠愍文集》一书,收录了他的一些文章和谏言。

猜您喜欢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代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即事三首

明代 夏完淳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满目渺胡沙。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
将星沉左辅,卿月隐中台。
东阁尘宾幕,西征愧赋才。
月明笳鼓切,今夜为谁哀。

咏霍将军北伐

南北朝 虞羲

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
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凉秋八九月,虏骑入幽并。
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
乘墉挥宝剑,蔽日引高旍。
云屯七萃士,鱼丽六郡兵。
胡笳关下思,羌笛陇头鸣。
骨都先自詟,日逐次亡精。
玉门罢斥候,甲第始修营。
位登万庾积,功立百行成。
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
未穷激楚乐,已见高台倾。
当令麟阁上,千载有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