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弓箭沐浴着霞光,宝剑照耀着寒霜。
The bow and arrow bathed in the glow of the dawn the precious sword shining in the cold frost.
剑起案列的秋风,驰马飞出了咸阳。
The sword rises with the autumn wind galloping horses flying out of Xianyang.
国土一角仍沦陷,天子没有收河湟。
A corner of the land is still occupied the emperor has not reclaimed Hexi.
这种情况不改变,不拟回头望故乡。
This situation does not change no intention to look back at the hometown.
注释:
少年行:古代歌曲名。
Shao Nian Xing: Ancient song title.
走:跑。咸阳:指京城长安。
Zou: Run. Xianyang: Refers to the capital Chang'an.
河湟:指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
He Huang: Refers to the Qinghai Huanghe River Basin and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Yellow River which was occupied by ethnic minorities at that time.
《少年行四首·其三》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简析主要讲述了一首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小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弓箭闪耀光辉、宝剑照耀寒霜等形象,渲染了诗人青年时期出征的豪迈气概。诗人在凛冽的秋风中驰出京城,奔赴为国效力的疆场,展现了自己报国的豪情壮志。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决心,表示只要国家的河追地区没有收复,自己就不打算回头望一望故乡。这种决心比汉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更进一步。整首诗先描写后抒情,两者结合紧密。诗人通过描写雕弓、宝剑、夜光、秋风、走马等形象,突出了自己的形象,表达了报国的热情。抒情时,诗人抓住了对国土丧失的痛惜,直述以国为家,先国后家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炼、生动,节奏感强。 《少年行四首·其三》简析详情»
令狐楚(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是唐朝的宰相和文学家。他出生在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
令狐楚才思俊丽,尤擅长四六骈文。他经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进行唱和。他的诗作“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他的作品被收录在《漆奁集》一百三十卷中,此外还编有《元和御览诗》。
除了文学才华,令狐楚还在政治上有出色的表现。他曾担任唐朝的宰相,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令狐楚于837年12月13日去世。他的一生充满了辉煌和成就,是唐朝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