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思》原文赏析

  • chūn
    guī
  • [
    táng
    dài
    ]
    zhāng
    zhòng
  • niǎo
    niǎo
    chéng
    biān
    liǔ
    qīng
    qīng
    shàng
    sāng
  • lóng
    wàng
    cǎi
    zuó
    mèng
    yáng

原文: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相关标签:闺怨女子思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城墙边依依细柳,小路旁青青嫩桑。
提着篮忘了采叶,昨夜又梦到渔阳。

注释:
袅(niǎo)袅:形容纤长柔美的样子。引自明代杨慎的《升庵诗话·余延寿折杨柳》:“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袅袅垂来久。”

陌(mò)上:指路旁。陌是指田间的小路。

叶:在这里指桑叶。

渔阳:古代的一个郡名,治所位于今天津蓟县。由于这个地方是边境,常常有重兵驻守,因此后来用来指边境征戍之地。 《春闺思》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期。边境战争频仍,加上安史之乱的爆发,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安。在这个时期,征夫思妇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许多家庭被迫分离,夫妻之间的相思之情更加浓烈。

唐诗中,有许多作品描写了征夫思妇的情感。其中,张仲素是以写闺情见长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春闺思》就是这类作品中的一首,它表达了女子在春天里思念远方的丈夫的心情。具体创作时间虽然难以考证,但可以想象,这首诗很可能是在唐代边境战争和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

《春闺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女子在春天里的孤寂和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春天的美景,但与此同时,也揭示了女子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奈。她们在春天里独自守望,思念着远方的丈夫,希望他们能早日归来,与自己共度春光。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心情。唐代的边境战争和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安,许多家庭被迫分离,夫妻之间的相思之情更加浓烈。《春闺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通过个人的情感抒发,表达了整个社会对和平与团聚的渴望。

总之,唐代边境战争频仍和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征夫思妇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张仲素的《春闺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女子在春天里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和平与团聚的渴望。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对战乱时期人民心情的真实写照。 《春闺思》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赏析了唐代诗人张仲素的《春闺思》这首诗。文章首先提到了风俗画家画不出时间的延续,需要选择“包孕最丰富的片刻”来画,以便让人从一点窥见事件的前因后果。这种方法在短小的文学样式中也适用,比如某些短篇小说和唐人五绝名篇。接着,作者将《春闺思》比喻为一幅画,甚至有几分像雕塑。诗中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村女采桑的场景,通过城边的柳丝和陌上的桑林,展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这样的环境不仅仅是一般的写景,还为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的背景。后两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倚树凝思的形象,手里提着一个空“笼”,暗示她身在桑下而心不在焉。最后一句“昨夜梦渔阳”则点出了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地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文章最后还提到了诗中精彩的一笔“提笼忘采叶”,这是从上古诗歌中借鉴而来,使诗意更加深厚。 《春闺思》赏析详情»

鉴赏

地。诗人在梦中见到了丈夫,这让他更加思念丈夫,忘记了采叶的任务。昨夜梦渔阳这句话,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征夫思妇的心情。



最后两句夜夜重阳前,年年重阳后,是诗人对时间的感慨。重阳是重阳节,也是秋天的一个节日。夜夜重阳前表示每年的重阳节前夜,诗人都在思念丈夫,希望他能早日归来。年年重阳后则表示每年的重阳节过后,诗人都在期待下一年的重阳节,希望能与丈夫团聚。这两句话通过时间的流转,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征夫思妇的坚强和执着。



整首诗以春景为背景,通过描写柳树、桑树和采桑女的形象,展现了征夫思妇的心情。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感慨,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和期待。这首诗既是对征夫思妇的赞美,也是对战乱时期人民的关怀和慰藉。张仲素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写,将征夫思妇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们对他们的遭遇产生了更深的共鸣和同情。

《春闺思》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张仲素的照片
张仲素

张仲素(约769~819)是唐代诗人,字绘之,出生于符离(今安徽宿州),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他在贞元十四年(798年)中进士,后又中博学宏词科,成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他担任司勋员外郎,后来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最后迁为中书舍人。

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尤其擅长描写思妇的心情。他的作品充满了细腻和委婉动人的情感,如《春闺思》中的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以及《秋闺思》中的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这些作品刻画了女子在闺房中的思念之情。

除了乐府诗,张仲素还创作了一些慷慨激昂的作品,如《塞下曲》等。这些作品语言豪迈,表达了对边防将士战斗精神的赞美。

关于张仲素的生平和作品,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补充。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春江曲二首

唐代 张仲素

家寄征江岸,征人几岁游。不知潮水信,每日到沙头。
乘晓南湖去,参差叠浪横。前洲在何处,雾里雁嘤嘤。

塞下曲五首 其一

唐代 张仲素

三戍渔阳再渡辽,骍弓在臂剑横腰。
匈奴似若知名姓,休傍阴山更射雕。

思君恩

唐代 张仲素

紫禁香如雾,青天月似霜。
云韶何处奏,只是在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