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妃曲·带月披星担惊怕》原文赏析

  • pān
    feī
    ·
    dài
    yuè
    xīng
    dān
    jīng
  • [
    yuán
    dài
    ]
    shāng
    tǐng
  • dài
    yuè
    xīng
    dān
    jīng
    jiǔ
    shā
    chuāng
    xià
    děng
    hòu
  • tīng
    mén
    wài
    ér
    dào
    shì
    yuān
    jiā
    yuán
    lái
    fēng
    dòng
    jià

原文: 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
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荼蘼架。


相关标签:写人少女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微弱的星光月色下,我担心地站在纱窗前等待我的心上人。突然听到门外脚步声,我以为是我所爱的他,但原来是风吹动了荼蘼架发出的声音。

注释:潘妃曲:又名步步桥,是一种双调宫曲调。
冤家:情人的爱称,用于表达深爱之情的反语。
荼蘼(tú mí):又名酴醵,是一种蔓生灌木,能开花结果。 《潘妃曲·带月披星担惊怕》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元曲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元代时期。在元代,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他们以剽悍、勇猛和尚武著称,相对较少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这导致整个社会风气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人们的思想更加自由,行为也更加开放。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两性关系的观念也相对宽松。因此,在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描写爱情的诗曲作品,而这首元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元曲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它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和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在这首曲子中,作者可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动人的旋律,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渴望和追求。这首曲子可能以优美的词句和动听的曲调,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爱情的自由和开放态度。

元代的社会背景对于这首元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蒙古族人的入主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转变。这种变化也反映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尤其是对于爱情的描写。这首元曲可能是当时社会风气变化的产物,它展现了人们对于爱情的新态度和追求。

总之,这首元曲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元代时期,当时社会风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对于爱情的观念更加宽松和自由。这首曲子可能是当时社会变革的产物,通过优美的词句和动听的曲调,表达了人们对于爱情的热烈渴望和追求。 《潘妃曲·带月披星担惊怕》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散曲的描述和解读。散曲描写了一个晚上少女在窗下等候情人到来的急切心情。全曲基调轻松活泼,保留了民间俚歌亲切、平易的特色。

首先,描写了少女在微弱的星光月色下担惊受怕地伫立在纱窗下等候心上人的情景。她的焦灼之情让人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一部分通过描述环境氛围和少女的内心感受,使得幽会的场景逼真而动人。

接着,描写了少女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的瞬间,她的心禁不住一阵狂跳,以为是心上人来了。然而,她定睛一看,却发现原来是风吹动酴醾架所发出的声音。这一部分通过巧妙地制造了一种期待和紧张的氛围,让人想要看看来人是什么模样。最后的揭示,让人感到意外和惋惜。

整首曲子善于描绘特殊情状,制造别致的气氛。通过描绘星月在天、清幽冷寂的夜,以及少女痴立的静态形象,表现出担惊受怕的环境氛围和空气的沉滞和寂静。而最后的错觉和失望,则使氛围由紧张变得松弛,令人惋惜。

整首曲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情节安排,将少女的急切心情和期待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者能够感受到她的焦急、渴望和失望,对她的遭遇产生共鸣和同情。这首散曲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人性的洞察力。 《潘妃曲·带月披星担惊怕》赏析详情»

商挺

商挺(1209—1288)是元代的一位散曲家。他的字是孟卿,也有人写作梦卿,号称左山老人。他出生在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二十四岁时,他与元好问、杨矣一起北走。后来,他被东平严忠济辟为经历,并出任曹州的判官。1253年,商挺进入忽必烈的侍奉,被派往京兆宣抚司担任郎中,后来升任副使。1264年,他进入京城担任参知政事。六年后,他成为枢密院的签事,八年后升任副使。九年后,他被任命为安西王的相国。然而,十六年后,他因为某些事件而被罢免职务。二十年后,他再次担任枢密副使,但因病而辞职。商挺去世后,被追赠太师鲁国公,并获得溢文定的封号。他的诗歌有一千多首,可惜很多散佚。《元诗选》收录了他的四首诗,而《全元散曲》则收录了他的十九首小令,其中多数描写了恋情和四季风景。

猜您喜欢

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清代 纳兰性德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幼女词

明代 毛铉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予莅制济民药朱尉掌粜常平粟因

宋代 韦骧

火日炎炎五月天,邑中分事力相完。
君当庾廪司平粜,我近方书辑众丹。
共识朝廷欲为惠,岂图居处自偷安。
谁言忠谊须谋大,未合谋时且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