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潘妃曲》原文赏析

  • shuāng
    diào
    ·
    pān
    feī
  • [
    yuán
    dài
    ]
    shāng
    tǐng
  • diǎn
    qīng
    dēng
    rén
    qiān
  • jǐn
    píng
    shuí
    yàn
    lái
    huā
    luò
    dōng
    jūn
    qiáo
    cuì
  • tóu
    zhì
    wàng
    jūn
    huí
    jìn
    duō
    shào
    guān
    shān
    leì

原文: 一点青灯人千里。
锦字凭谁寄?雁来稀,花落东君也憔悴。
投至望君回,滴尽多少关山泪。


相关标签:抒情相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一盏孤灯的陪伴下,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写信。雁儿来得稀少,相思之情难以传递。花儿开放又凋谢,岁月流逝,即使是有情的春之神也会变得憔悴。等到丈夫回来,不知要流尽多少相思的眼泪。

注释:潘妃曲:双调曲牌名。又名《步步娇》,小令兼用,与南曲稍有不同。
青灯:油灯。青,指灯焰的颜色。
锦字:指书信。
雁来稀:比喻传信人稀少,即使有相思之情,也无法向远方的人表达。
东君:指掌管春天的神。
投至:临别,等到。
关山:借用表达离情的《关山月》乐曲名,实际上指相隔遥远。 《双调·潘妃曲》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商挺是一位出身于词曲世家的才子,他的父亲是金朝的宫廷乐师。金朝灭亡后,商挺与元好问成为好友。元朝初期,散曲创作风气盛行,商挺作为朝廷要员,也对散曲情有独钟,用它来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这首散曲被收录在元刊《阳春白雪》前集第四卷中,它以女子的口吻倾诉着深深的相思之情。 《双调·潘妃曲》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减少。女主人公的眼泪如同关山一般,滴尽了多少,也代表了她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等待。



整首曲子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位妻子在青灯下给千里之外的丈夫写信的情景。通过对离别的描写,展现了妻子的孤寂和痛苦,以及对丈夫的深深思念。曲子运用了典故和象征,使作品更加丰富有内涵。同时,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描写,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离别的痛苦和对重逢的期待。整首曲子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共鸣。

《双调·潘妃曲》赏析详情»

商挺

商挺(1209—1288)是元代的一位散曲家。他的字是孟卿,也有人写作梦卿,号称左山老人。他出生在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二十四岁时,他与元好问、杨矣一起北走。后来,他被东平严忠济辟为经历,并出任曹州的判官。1253年,商挺进入忽必烈的侍奉,被派往京兆宣抚司担任郎中,后来升任副使。1264年,他进入京城担任参知政事。六年后,他成为枢密院的签事,八年后升任副使。九年后,他被任命为安西王的相国。然而,十六年后,他因为某些事件而被罢免职务。二十年后,他再次担任枢密副使,但因病而辞职。商挺去世后,被追赠太师鲁国公,并获得溢文定的封号。他的诗歌有一千多首,可惜很多散佚。《元诗选》收录了他的四首诗,而《全元散曲》则收录了他的十九首小令,其中多数描写了恋情和四季风景。

猜您喜欢

长相思·折花枝

明代 俞彦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蟾宫曲·梦中作

元代 郑光祖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
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
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
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长相思·秋眺

明代 朱栴

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
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