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秋眺》原文赏析

  • cháng
    xiāng
    ·
    qiū
    tiào
  • [
    míng
    dài
    ]
    zhū
  • shuǐ
    yōu
    yōu
    yōu
    yōu
    yǐn
    yǐn
    yáo
    shān
    tiān
    jìn
    tóu
    guān
    yòu
    xiū
  • xìng
    zhōu
    líng
    zhōu
    bái
    cǎo
    huáng
    yún
    shì
    chóu
    quàn
    jūn
    xiū
    lóu

原文: 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
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


相关标签:秋天相思长相思

译文及注释

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
悠悠:遥远。关河:关口和河防。阻修:既阻隔,又遥远。
(水流悠远,道路漫长,遥远的山和天空在视野尽头,关口和河流又阻隔了修行之路。)

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
古兴州:西夏时的国都,也称兴庆府,即今银川市。
(古老的兴州,古老的灵州,白色的草地和黄色的云都是忧愁的象征,劝告你不要倚靠在楼上。) 《长相思·秋眺》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这首词选自《宣德宁夏志》(《嘉靖宁夏新志》《弘治宁夏新志》亦收录此词)。长相思,词牌名。②悠悠:遥远。

关河:关口和河防。阻修:既阻隔,又遥远。

古兴州:西夏时的国都,也称兴庆府,即今银川市。秦时属北地郡,汉时设廉县,魏晋南北朝时赫连勃勃建饮汗城,又名果园城、丽子园。北周设怀远县,隋唐时沿革不变,直至北宋改为怀远镇,宋咸平四年(1001年),被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其子李德明改镇为州,号兴州,并定都于此。李元昊称帝建西夏时,升兴州为兴庆府。

古灵州:古州名。两汉曾置灵州县。北魏孝昌二年(526年)以薄骨律镇改置。北周置灵州总管府。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灵武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灵州,并置总管府,七年(624年)改都督府。开元九年(721年)于此置朔方节度使。天宝元年(742年)改灵武郡。至德元年(756年)唐肃宗即位于此,升大都督府。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灵州。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被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置西平府。 《长相思·秋眺》注释详情»

明代诗人朱栴的照片
朱栴

朱栴(1378.2.6.—1438.8.23.),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汉族,出生于明朝最初的都城应天府(即金陵,今江苏南京市)。他的号为凝真、凝真子。

朱栴在明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1378年2月6日)出生。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被封为庆王。朱栴在宁夏生活了45个春秋,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

朱栴享年61岁,正统三年八月乙卯初三日(1438年8月23日)病逝。他的葬地位于今宁夏同心县韦州明王陵。朱栴逝世后,被明英宗谥曰“靖”,史称“庆靖王”、“大明庆靖王朱栴”。

总结:朱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号凝真、凝真子。他出生于明朝最初的都城应天府(即金陵,今江苏南京市),享年61岁。朱栴是庆王府第一代庆王,他在宁夏生活了45个春秋。他的葬地位于今宁夏同心县韦州明王陵。朱栴逝世后,被明英宗谥曰“靖”,史称“庆靖王”、“大明庆靖王朱栴”。

猜您喜欢

谢池春·残寒销尽

宋代 李之仪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代 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古相思曲·其一

两汉 佚名

君似明月我似雾,雾随月隐空留露。
君善抚琴我善舞,曲终人离心若堵。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魂随君去终不悔,绵绵相思为君苦。
相思苦,凭谁诉?遥遥不知君何处。
扶门切思君之嘱,登高望断天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