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黄大有赠》原文赏析

  • huáng
    yǒu
    zèng
  • [
    míng
    qīng
    chū
    ]
    máo
    líng
  • zhī
    beì
    zhuāng
    shū
    zhóu
    cái
    rào
    jiàn
    tāo
  • chūn
    guāng
    kaī
    bái
    duò
    guà
    qīng
    páo
  • dōng
    bīn
    péng
    yuǎn
    nán
    xíng
    jiāng
    hàn
    gāo
  • fān
    feī
    beì
    kuì
    ěr
    fèng
    huáng
    máo
    jiā
    yuē
    yóu
    jiàn
    zhuāng

原文: 织贝装书轴,裁丝绕剑韬。
春光开白堕,野马挂青袍。
东府宾朋远,南行江汉高。
翻飞馀背羽,愧尔凤凰毛(嗣佳曰野马游丝见庄子)。


相关标签:大有

清代诗人毛奇龄的照片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是清初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与他的兄弟毛万龄一起被称为“江东二毛”。他的原名是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初晴、晚晴等。他出生在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因为他的家族来自西河,所以学者们称他为“西河先生”。

在明末时期,毛奇龄是一位诸生,清初时参与了抗清军事,因此流亡多年才得以出仕。康熙时期,他被荐举为博学鸿词科,被任命为检讨,并充任明史馆的纂修官。然而,不久后他请假回乡,再也没有出仕。

毛奇龄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史和音韵学上,他的著作非常丰富。他所著的《西河合集》分为经集、史集、文集和杂著四部分,共有四百余卷。这些著作对于研究经学和历史学都有很大的价值。毛奇龄的学术成就使他在当时的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生平和贡献对于研究清初学术史和文化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您喜欢

渡河寄大敬徽之宪臣并呈张五杉张七梧姜十七廷梧丁五克振吴二卿祯顾大有孝

明末清初 毛奇龄

河水将流澌,东行渡枝津。
寒风吹襟裾,使我思故人。
故人在何所,云在旧乡县。
炎天三伏时,送我走江甸。
昼行芦中迟,夜行濑上浅。
三吴旧知予,故呼我王彦。
渡江旅集烧烛枝,前楹歌发如流丝。
酒酣衔泪不能下,低头自弄黄金卮。
座中有客向予指,此是江东小毛子。
张禄更名识被袍,梅生变姓详居市。
直前把袂愬畴昔,宾客盈堂尽前席。
银瓶高泻倾一时,金管豪吹快终夕。
自此至江介,车毂日来谂。
渡江一百日,九十就人饮。
就人饮酒可奈何,他乡岁月真蹉跎。
渡江王彦今仍在,晓日寒风又渡河。

大有 吊巢端明,用潘渔庄韵(壬午)

明末清初 王庭

失慕云鸿,知归塞马,叹逢时、初是阳九。
最堪怜、竹影山窗犹旧。
男儿感激宁无用,已过了、少年时候。
愤来掩卷长闲,兴成作诗何瘦。
加餐好,还止酒。
高冠在,何必裁长袖。
柴户牢扃护,有径蒿门柳。
城市几番招致,只常向、人前摇首。
也赢得、一代清名,空留身后。

太帝君赞大有妙经颂一章

唐代 无名氏

翳翳元化初,眇眇晨霞散。
太寂空玄上,寥朗二仪判。
凝精抱空胎,结化孕灵观。
含真颐神内,倏歘启冥旦。
始悟忧促龄,运交反天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