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非熊无梦淹留住。吕望八十钓鱼父。白头翁晚遇文王,闲煞磻溪蓑雨。运来时表海封齐,放下一钩丝去。至今人想像筌箵,靠藓石苔矶稳处。
冯子振,字海粟,元代散曲名家,出生于1253年,去世于1348年。他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年)以47岁的年龄登上进士及第,被人们称为“大器晚成”。朝廷非常重视他的才学,先后任命他为集贤院学士、待制,后来又担任承事郎,并连任保宁节度使(今四川境内)和彰德节度使(今河南安阳)。晚年他回到家乡,专心著述。他被世人称为“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并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他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作品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其中以散曲最为著名。
朱颜绿鬓难留住。调弄了几拙讷的儿父。算光阴咫尺风波,恍着暮晴朝雨。怎禁他地久天长,睚不过暗来明去。望桃源雾杳烟迷,梦觉也玉人那处。
侬家五柳庄前住。是个没牵挂耕父。趁春忙、短笠轻蓑,耕破一犁春雨。到閒时、浊酒频篘,一任邻翁来去。醉磨跎、携个青藜,刚走到、云山深处。
侬家笠泽矶头住。是个快活煞村父。几回将、牧笛横吹,声断楚天秋雨。晚来时、牛背如舟,稳载斜阳归去。掩柴扉、醉饮三杯,这的是、浮生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