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山亭逸兴》原文赏析

  • yīng
    ·
    shān
    tíng
    xìng
  • [
    yuán
    dài
    ]
    féng
    zhèn
  • cuó
    é
    fēng
    dǐng
    jiā
    zhù
    shì
    liū
    qiáo
  • làn
    shí
    shù
    lǎo
    huā
    zhī
    zhī
    fēng
  • rén
    céng
    huàn
    guī
    lái
    què
    dào
    xiū
  • zhǐ
    mén
    qián
    wàn
    dié
    yún
    shān
    shì
    feì
    qīng
    mǎi
    chù

原文: 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溜樵父。
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
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
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


相关标签:鹦鹉曲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家搬到了嵯峨的山巅居住,我是一个并不地道的山野樵夫,每天都与围棋为伍。我身边的是一棵千年老树,虽经风雨摧折,但枝叶依然茂盛。曾经有朋友劝我回归宦海,但我说那里远远不如我这山居。你看,门前有万叠青翠的山峦和满天飞舞的彩云,这是无需花钱买到的最美的住处。

注释:
鹦鹉曲:一种曲牌名,也叫做“黑漆弩”或“学士吟”。《太平乐府》注解说它属于正宫曲调,是一种双调,共有五十四个字,前四句的韵脚是三仄韵,后四句的韵脚是两仄韵。
山亭:山中的亭子,用来指代隐士栖居的地方。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不唧溜:形容不伶俐,不精明。
青蚨:即钱,指财富。 《鹦鹉曲·山亭逸兴》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大德六年(1302年)的冬天。冯子振在京城留宿期间,与几位朋友一起去酒楼听歌妇女御园秀演唱白贲的《鹦鹉曲》。在欣赏演唱的过程中,冯子振被歌曲所感动,一时兴发,按照原曲的韵律创作了三十八首诗歌。这些诗歌以即景生情、抒怀写志、登临感兴、吊古伤时为主题,他的笔锋所及,顷刻间就完成了这些诗篇,而且没有失去原曲的韵律。冯子振的才气和文笔的波澜在这些诗歌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在古今之间都是罕见的。这首诗是他创作的第一篇作品。 《鹦鹉曲·山亭逸兴》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冯子振的散曲《山亭逸兴》通过描写一个老樵夫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高洁追求和归隐山林的心愿。首句“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略樵父”介绍了主人公,一个受人尊敬的老樵夫,从别处迁居到险峻的峰顶居住。这句话中的“唧嘈”表明他对采樵并不精通。

接下来的句子“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吱风雨”描述了老樵夫在山中的生活。这里的“烂柯”出自《述异记》的典故,用以说明老樵夫闲逸的生活状态如神仙一般。然而,他的物质条件并没有神仙那么美好,他只有不会开花的老树和残枝落叶,于风雨中飘摇。

这段形象生动的描述实际上是作者表达自己的心志:无论山中的物质生活多么凄苦,不管山中有多少毒蛇猛兽,作者依然愿意过着归隐的生活,不愿回到那富贵的名利场中。接着作者写道:“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老樵夫的朋友不忍他一人在山中受苦,所以来叫他回去过那俗世间富足的生活,但是老樵夫并不愿意,他觉得山中固然贫苦,但那官场中的争名夺利更加让人痛苦不堪,所以他指着门前高耸的群山,对他的朋友说:“你看,这里的风景,这里的一切都不需要用金钱去买,也不需要用权力去争夺。”到此处,老樵夫淡泊名利的形象跃然纸上。

冯子振在这首散曲中运用凝练生动的语言营造了含蓄悠远的氛围,有力地刻画了老樵夫这一丰满的艺术形象,充分展示了归隐山林的士大夫们逍遥清高的情怀。无论在艺术手法还是在思想上,这首曲词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堪称散曲中的名作。 《鹦鹉曲·山亭逸兴》赏析详情»

元代诗人冯子振的照片
冯子振

冯子振,字海粟,元代散曲名家,出生于1253年,去世于1348年。他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年)以47岁的年龄登上进士及第,被人们称为“大器晚成”。朝廷非常重视他的才学,先后任命他为集贤院学士、待制,后来又担任承事郎,并连任保宁节度使(今四川境内)和彰德节度使(今河南安阳)。晚年他回到家乡,专心著述。他被世人称为“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并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他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作品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其中以散曲最为著名。

猜您喜欢

鹦鹉曲 偶记北乐府咏渔父鹦鹉

明代 黄淮

侬家少室山中住。
是个半鹘突樵父。
蹑苍苔、穿遍疏林,担上横挑风雨。
倦来时、藉草观棋,柯烂不知回去。
有幽人、要觅行踪,试听我、歌声起处。

鹦鹉曲(并序。)

元代 萨都剌

水晶帘垂宫昼长,猩(一作六)色屏风围绣床。
美人春睡苦不足,梦随飞燕游昭阳。
觉来粉汗湿香脸,一线柔(一作新)红枕痕浅。
三十六宫在眼前,五色香云随指转。
牙床端坐杨太真,云冠霞佩绛色裙。
双成小玉各(一作尽)宫样,绣衣乌帽高将军。
雕笼七宝挂高(一作宫)树,玉案金(一作银)盘看鹦鹉。
可怜鹦鹉解人言(一作语),不说渔阳动鼙鼓。
乃知禽语能戏人,不知人语能杀身。
亡家败国污天地,天生尤物天亦嗔。
一朝艳质化尘土,可恨可怜千万古。
香魂不逐马尘飞,犹托(一作记)深闺绣房女。
想当盘礴欲绣时,停针想像心如丝。
绣成特自比容貌,伏枕自喜还自悲。
郎君有此从何得,怪底梅花心铁石。
偶然持赠百拙人,眉眶眼精生丑色(一本无上八句。)。
少年阅此恼断肠(一作重帘紫雾垂洞房),锦屏绣褥兰麝香。
夜深酒醒换银烛,时见杨妃在耳傍。
君不闻张丽华堕宫井,铜雀章台烟烬冷。
繁华一梦人不知,万事邯郸吕公枕。

鹦鹉曲

明代 李东阳

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馀子碌碌不足数。
身著岑牟前击鼓,祢生狂呼老瞒沮。
我辱衡,衡辱我,我欲杀之犹雀鼠。
一投荆,再送楚,黄鹤矶头赋鹦鹉。
鹦鹉才多为舌误(谢云偶托一物意自可人),举世何人不相妒。
生莫逢,仇主簿。

鹦鹉曲 寄故人和韵

元代 吕济民

心猿意马羁难住。
举酒处记送别那梁父。
想人生碌碌纷纷,几度落红飞雨。
瞬息间地北天南,又是便鸿书去。
问多娇芳信何期,笑指到玉梅吐处。

鹦鹉曲 都门感旧

元代 冯子振

都门花月蹉跎住。
恰做了白发伧父。
酒微醒曲榭回廊,忘却天街酥雨。
晓钟残红被留温,又逐马蹄声去。
恨无题亭影楼心,画不就愁城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