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出门四顾望,此日何徘徊。终南旧山色,夫子安在哉。
君诗如门户,夕闭昼还开。君名如四时,春尽夏复来。
原野多丘陵,累累如高台。君坟须数尺,谁与夫子偕。
聂夷中(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是唐末的一位诗人。关于他的籍贯有两种历史记载,一种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另一种是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关于聂夷中的生卒年和生平,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资料。大致可以推测他约在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年)他考中进士,担任华阴尉的官职。据记载,他到任时身无余物,除了琴书之外一无所有。
聂夷中的诗作语言朴实,辞藻浅显,意境悲凉。他的许多诗作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同时也表达了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的深切同情。他的诗作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命运的思考。
后达多晚荣,速得多疾倾。君看构大厦,何曾一日成。
在暖须在桑,在饱须在耕。君子贵弘道,道弘无不亨。
太阳垂好光,毛发悉见形。我亦二十年,直似戴盆行。
荆山产美玉,石石皆坚贞。未必尽有玉,玉且间石生。
精卫一微物,犹恐填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