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衮衮群公翊庙谟,匡时伟略未全无。
珠崖地弃完筹海,玉垒天回罢徙都。
万国冠裳嗟倒置,九州货贝慨中枯。
空山独抱遗书哭,牢落乾坤一腐儒。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是一位近代诗人,他的字是仙根,又有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他的祖籍是广东蕉岭嘉应镇平。
丘逢甲于同治三年(1864年)出生在台湾彰化。他在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登上进士,被任命为工部主事。然而,丘逢甲并不打算在京城做官,而是返回台湾。他到台中的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来又在台南和嘉义从事教育工作。
丘逢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咏史抒怀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
然而,丘逢甲的生命在1912年结束。他的去世给文坛留下了一片悲痛的空白,但他的诗作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近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绢寿八百年,纸本寿过之。
人生百年耳,写此将何为?吾亦爱吾庐,此意陶潜知。
黄者径菊花,碧者门柳丝。
南山有佳气,松风吹酒卮。
高咏归去来,宜得图传之。
惜皆付后人,图者非当时。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姚翁年七十,照海须眉白。
为写吾庐图,森森见松柏。
群山走腕下,万里若咫尺。
写影入明镜,移之尺纸间。
明镜无遁形,难得山真颜。
而况尺幅纸,欲写四面山。
山中有吾庐,更有山中田。
尝脔知大烹,见羽知吉光。
但写一角山,吾庐山之阳。
溪泉何汤汤!树石何苍苍!山尽补以云,中有无尽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