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妇叹五首 其五》原文赏析

  • tàn
    shǒu
  • [
    míng
    dài
    ]
    wáng
    shǒu
    rén
  • kōng
    duō
    fēng
    shù
    xiāo
    sēn
  • huàn
    jiàn
    bīng
    cǎi
    líng
    shān
    xuě
    shēn
  • yán
    xué
    yōu
    tuō
    míng
    qín
  • cháo
    dàn
    bié
    cāo
    dàn
    hóng
    鸿
    yín
  • dàn
    qiè
    cén
  • jūn
    cōng
    shèn
    míng
    zhé
    yīn
    wén
    yīn

原文: 空谷多凄风,树木何潇森。
浣衣涧冰合,采苓山雪深。
离居寄岩穴,忧思托鸣琴。
朝弹别鹤操,暮弹孤鸿吟。
弹苦思弥切,巑岏隔去岑。
君聪甚明哲,何因闻此音?



明代诗人王守仁的照片
王守仁

王守仁,原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出生于1472年10月31日,是汉族。王守仁被封为新建伯,并谥号为文成。人们常称他为王阳明。

王阳明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主要强调人的内心体验和自我认知,认为人的心灵具有自觉的能力,可以通过内省和修养来实现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统一,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实现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道德真理。

除了心学思想,王阳明在军事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他曾参与抵御倭寇的战斗,并在战争中展现出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勇敢的战斗精神。他的军事才能和思想理念相辅相成,他认为军事行动也需要内心的自觉和道德的指导。

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和事功使他成为明代的杰出人物,被人们称为“真三不朽”。他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一起被并称为孔、孟、朱、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王阳明于1529年1月9日去世,享年57岁。他的学术思想和军事成就使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广泛传承和研究。

猜您喜欢

书扇示正宪

明代 王守仁

汝自冬春来,颇解学文义。
吾心岂不喜,顾此枝叶事。
如树不植根,暂荣终必瘁。
植根可如何,愿汝且立志。

观傀儡次韵

明代 王守仁

处处相逢是戏场,何须傀儡夜登堂?繁华过眼三更促,名利牵人一线长。
稚子自应争诧说,矮人亦复浪悲伤。
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樽前学楚狂。

水滨洞

明代 王守仁

送远憩岨谷,濯缨俯清流。
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
花静馥常瑀,溜暗光亦浮。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留。
好鸟忽双下,鯈鱼亦群游。
坐久尘虑息,澹然与道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