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五首 其一》原文赏析

  • dēng
    tài
    shān
    shǒu
  • [
    míng
    dài
    ]
    wáng
    shǒu
    rén
  • xiǎo
    dēng
    tài
    shān
    dào
    xíng
    xíng
    yān
    feī
  • yáng
    guāng
    sàn
    yán
    qiū
    róng
    dàn
    xiāng
    huī
  • yún
    guà
    qīng
    yǎng
    jiàn
    zhū
    weī
  • cháng
    fēng
    chuī
    hǎi
    piāo
    yáo
    sòng
    tiān
  • fēng
    dǐng
    dòng
    shēng
    qīng
    tóng
    liǎng
    xiāng
  • zhèn
    jiāng
    wǎng
    cóng
    líng
    yún
    gāo
    feī
  • huī
    shǒu
    ruò
    xiāng
    dài
    dān
    xiá
    shǎn
    huī
  • fán
    jiàn
    chàng
    wàng
    weì
    néng
    guī

原文: 晓登泰山道,行行入烟霏。
阳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辉。
云梯挂青壁,仰见蛛丝微。
长风吹海色,飘遥送天衣。
峰顶动笙乐,青童两相依。
振衣将往从,凌云忽高飞。
挥手若相待,丹霞闪馀晖。
凡躯无健羽,怅望未能归。



明代诗人王守仁的照片
王守仁

王守仁,原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出生于1472年10月31日,是汉族。王守仁被封为新建伯,并谥号为文成。人们常称他为王阳明。

王阳明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主要强调人的内心体验和自我认知,认为人的心灵具有自觉的能力,可以通过内省和修养来实现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统一,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实现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道德真理。

除了心学思想,王阳明在军事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他曾参与抵御倭寇的战斗,并在战争中展现出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勇敢的战斗精神。他的军事才能和思想理念相辅相成,他认为军事行动也需要内心的自觉和道德的指导。

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和事功使他成为明代的杰出人物,被人们称为“真三不朽”。他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一起被并称为孔、孟、朱、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王阳明于1529年1月9日去世,享年57岁。他的学术思想和军事成就使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广泛传承和研究。

猜您喜欢

守俭弟归曰仁歌楚声为别予亦和

明代 王守仁

庭有竹兮青青,上乔木兮鸟嘤嘤。
妹之来兮,弟与偕行。
竹青青兮雨风,鸟嘤嘤兮西东!弟之归兮,兄谁与同?江云暗兮暑雨,江波渺渺兮愁予。
弟别兄兮须臾,兄思弟兮何处?景翳翳兮桑榆,念重闱兮离居。
路修远兮崎险,沮风波兮江湖。
山有洞兮洞有云,深林窅兮涧道曛。
松落落兮葛累累,猿啾啾兮鹤怨群。
山之人兮不归,山鬼昼啸兮下上烟霏。
风袅袅兮桂花落,草萋萋兮春日迟。
葺予屋兮云间,荒予圃兮溪之阳。
驱虎豹兮无践我藿,扰麋鹿兮无骇我场。
解予绶兮钟阜,委予佩兮江湄。
往者不可追兮,叹凤德之日衰。
将沮溺其耦耕兮,孰接舆之避予。
回予驾兮扶桑,鼓予枻兮沧浪。
终携汝兮空谷,采三秀兮徜徉。

岩下桃花盛开携酒独酌

明代 王守仁

小小山园几树桃,安排春色候停桡。
开樽旋扫花阴雪,展席平临松顶涛。
地远不须防俗驾,溪晴还好著渔舠。
云间石路稀人迹,深处容无避世豪。

江边阻风散步至灵山寺

明代 王守仁

归船不遇打头风,行脚何缘到此中?幽谷馀寒春雪在,虚帘斜日暮江空。
林间古塔无僧住,花外仙源有路通。
随处看山随处乐,莫将踪迹叹萍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