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福和鼓励。最后一句“莫学鱼书闭洞房”则是以寓言的方式,告诫友人不要像鱼一样闭门不出,而是要积极参与社会,追求更广阔的前程。
整首诗以明丽的景色为背景,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人通过委婉劝勉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期望和祝福。诗中运用了暗喻和寓言的手法,使诗意更加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诗人曹邺的《送进士下第归南海》是一首充满温情和劝勉的送别诗。通过描绘明丽的景色和深情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祝福。诗中的劝勉和鼓励,使人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力量。整首诗以其委婉含蓄的语言和深远的寓意,展现了诗人曹邺的才华和情感。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赏析详情»
曹邺(约816~875),字业之,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是晚唐时期的诗人。他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但曹邺的才华最为出众。
曹邺曾担任过吏部郎中、洋州刺史、祠部郎中等职务。他在吏部郎中任职期间,负责管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工作,展现了出色的才能和能力。后来,他被任命为洋州刺史,负责管理和治理该地区的政务。在这个职位上,他积极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曹邺的诗才被广泛赞誉,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含蓄而蕴含深意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情景。他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曹邺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无法得知,但他的诗作流传至今,成为了晚唐诗坛的瑰宝。他的才华和成就使他被后人称为晚唐诗坛的佼佼者,他的诗作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