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官府粮仓里的老鼠肥大得像量米的斗一样,看见人来开启粮仓也不逃走。
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老百姓也饿肚子,是谁让你们天天都得吃的呢?
注释:
官仓(cāng):官府的粮仓。
斗(dǒu):古代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一作“牛”。
健儿: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
谁遣(qiǎn):谁让。
朝朝(zhāozhāo):天天。
君:指老鼠。
《官仓鼠》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作者曹邺在咸通年间担任洋州刺史期间的所见所闻。在这个时期,洋州的吏治腐败,百姓生活贫困,而官员和士绅们却相互勾结,形成了一幅令人愤懑的景象。面对这种情况,曹邺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于是写下了这首政治讽刺诗《官仓鼠》。这首诗通过对官员的描绘,暗示了他们贪婪、腐败的本质,以及他们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通过诗中的讽刺和批判,曹邺希望唤起人们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呼吁改革和正义。这首诗以其犀利的批判和深刻的洞察力,成为了唐代政治讽刺诗的经典之作。 《官仓鼠》创作背景详情»
是百姓的辛劳和财富。诗人通过这句质问,表达了对贪官污吏的愤慨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最后一句“君今鼠肚亦如斗。”是对贪官污吏的最后讽刺。君,指的是那些权贵和官员。诗人用“君”来指代他们,既是对他们的讽刺,也是对他们权力的揭露。这句话意味着,贪官污吏们吞食的财富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们的贪婪和贪欲已经无法用常理来衡量。他们的肚子已经像斗一样大,充满了百姓的血汗和财富。
整首诗通过对官仓鼠的描写,巧妙地讽刺了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诗人通过对官仓鼠的形象描绘,将贪官污吏与官仓鼠相提并论,暗示了他们的相似之处。诗人通过对官仓鼠的行为描写,揭示了贪官污吏的胆大妄为和对百姓的漠视。诗人通过对官仓鼠与百姓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贪官污吏的愤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官仓鼠的形象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讽刺和批判之意。
曹邺(约816~875),字业之,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是晚唐时期的诗人。他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但曹邺的才华最为出众。
曹邺曾担任过吏部郎中、洋州刺史、祠部郎中等职务。他在吏部郎中任职期间,负责管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工作,展现了出色的才能和能力。后来,他被任命为洋州刺史,负责管理和治理该地区的政务。在这个职位上,他积极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曹邺的诗才被广泛赞誉,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含蓄而蕴含深意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情景。他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曹邺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无法得知,但他的诗作流传至今,成为了晚唐诗坛的瑰宝。他的才华和成就使他被后人称为晚唐诗坛的佼佼者,他的诗作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