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译文:大多数人想要沾染金银的铜臭,都会去黄山和白岳山一带游览。世人都执着于去那个商业繁荣、富有的徽州,而我连做梦都不想去那里。
注释:黄白指的是黄山和白岳山(现在称为齐云山)。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段内容简析了一句诗词的来历和深意。诗词中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表达了汤显祖对徽州的蔑视和不屑。当时徽州非常富裕,吸引了很多人前往寻求机会和门路,但汤显祖却没有梦到过徽州,这表明他不愿意追逐功名利禄,不愿意向权贵低头,展现了他高洁的人格。这句诗词既赞美了徽州的人文风景优美,又表达了汤显祖对功名利禄的蔑视态度。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简析详情»
汤显祖(1550—1616)是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他出生于江西临川,是汉族。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后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然而,因为他弹劾了申时行,被降为徐闻典史。后来,他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但因为不附权贵而被免官,之后没有再出仕。
汤显祖曾经跟随罗汝芳学习,也受到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他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他创作了许多传奇剧本,其中最著名的是《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这四部剧本合称为《玉茗堂四梦》。特别是《牡丹亭》被认为是他最杰出的作品。
在戏曲史上,汤显祖与关汉卿、王实甫并称,他们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汤显祖的作品不仅在明代戏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物形象而闻名,被誉为中国戏曲的瑰宝。汤显祖去世于1616年,享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