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寄门人赖韦兼酬诸生》原文赏析

  • huái
    yīn
    mén
    rén
    lài
    weí
    jiān
    chóu
    zhū
    shēng
  • [
    míng
    dài
    ]
    weì
  • wén
    shuō
    huái
    dōng
    xíng
    shì
    sān
    chéng
    wàn
    jiā
    jiāng
    bīn
  • xiǎo
    shān
    hòu
    shuí
    zhāo
    yǐn
    piāo
    qián
    zǎo
    mén
  • yuè
    xiāo
    xíng
    lán
    cháng
    zhí
    jīng
    rén
  • shēn
    qiū
    zhī
    duō
    shào
    sǎo
    jìng
    xiāng
    chí
    cūn

原文: 闻说淮东形势地,三城万瓦夹江滨。
小山赋后谁招隐,漂母祠前早闭门。
日月苦消行路客,篮舆长忆执经人。
深秋木叶知多少,扫径相迟薜荔村。



明代诗人魏禧的照片
魏禧

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是明末清初的散文家,被誉为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与汪琬、侯方域并称。他与兄际瑞、弟礼合称宁都三魏,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岳维屏、彭任等合称易堂九子。

魏禧的字是冰叔,又有字叔子,号裕斋。他出生在江西宁都,原是明末的一名诸生。明朝灭亡后,他隐居在翠微峰的勺庭,被人称为勺庭先生。后来他出游江南,以文会友,传播他的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结交贤豪,希望能够恢复明朝。

魏禧的文章多以颂扬民族气节和人事为主题,展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他也擅长评论古人的业迹,对古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他的著作有《魏叔子文集》。

总结:魏禧是明末清初的散文家,与汪琬、侯方域并称清初散文三大家。他与兄际瑞、弟礼合称宁都三魏,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岳维屏、彭任等合称易堂九子。他的文章多以颂扬民族气节和人事为主题,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他还善于评论古人的业迹,对古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著有《魏叔子文集》。

猜您喜欢

余有寒溪闻落木之句罗子为作画复赋

明代 魏禧

左折西桥路,东皋连翠微。
谁将一幅纸,写余心所思。
松下闻声处,溪前独立时。
寒光看不尽,日夕秋山知。

再过赤溪呈邓元白

明代 魏禧

相见意不已,不寐竟达旦。
振衣出南郭,露草凄以漫。
轻烟幕平林,村村鸡犬散。
初日多好光,主人适朝饭。
人生不知心,何用更谋面。
我生十一岁,窃希范张传。
素心六七人,异姓而同干。
涂氏贤父子,君之旧友善。
语我与林子,奇才不易见。
天下昔无君,黎阳初构乱。
城虎不择肉,党恶以千万。
君督南乡兵,机密发不缓。
黎明驻南郊,群凶寝方燕。
踉跄出门斗,前死后者窜。
一日杀千人,万家获安奠。
死者骨肉亲,至今不敢怨。
乡兵骄成功,虎死狼为患。
君更用市人,疾若摧枯蔓。
用人人不疑,杀人人不叛。
事己身不与,超然如飞翰。
前日同涂林,访君读书院。
路经校射场,指是君所践。
怀哉李太白,风月此遗墠。
昔读袁州碑,高文垂孔殿。
字字关人伦,儒术尊不贱。
夹溪千树桃,白沙空断岸。
怜君多白须,喜君老尚健。

大铁椎传

明代 魏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
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
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久居,祸且及汝。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客不得已,与偕行。
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
客驰下,吹觱篥数声。
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
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
”尘滚滚东向驰去。
后遂不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