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同泰寺浮图诗》原文赏析

  • fèng
    tóng
    tài
    shī
  • [
    nán
    beǐ
    cháo
    ]
    xìn
  • líng
    tài
    qīng
    zhào
    diàn
    殿
    dōng
    jīng
  • cháng
    yǐng
    lín
    shuāng
    gāo
    céng
    chū
    jiǔ
    chéng
  • xíng
    yún
    fān
    yáo
    niǎo
    jīng
  • fèng
    feī
    shǐ
    lián
    chū
    shēng
  • chóng
    duì
    yuè
    mǎn
    duó
    yùn
    luán
    shēng
  • huà
    shuǐ
    liú
    quán
    zhù
    yún
    bàn
    qīng
  • lòu
    wǎn
    pán
    yóu
    zhū
    cháo
    huǒ
    gēng
    míng
  • suī
    lián
    wàng
    yuàn
    hái
    jiē
    yín
    shā
    chéng
  • tiān
    xiāng
    xià
    guì
    diàn
    殿
    xiān
    fàn
    shēng
  • shù
    wén
    jiě
    fāng
    qiǎn
    liù
    chén
    qíng

原文: 岧岧凌太清,照殿比东京。
长影临双阙,高层出九城。
栱积行云碍,幡摇度鸟惊。
凤飞如始泊,莲合似初生。
轮重对月满,铎韵拟鸾声。
画水流全住,图云色半轻。
露晚盘犹滴,珠朝火更明。
虽连博望苑,还接银沙城。
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庶闻八解乐,方遣六尘情⑴。



南北朝诗人庾信的照片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他出生于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他的文学才华在当时备受赞誉,被誉为“才子佳人”。然而,庾信的一生并不顺遂,他经历了沉痛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创作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文学风格。

庾信后来来到北方,他在北方接触到了不同于南方的文化氛围,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吸收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融合了南北方的文化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面貌。

庾信的作品涉及多个文学体裁,包括诗歌、赋、文言文等。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雄浑激昂的风格为主,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和感慨。他的赋作品则以雄辩有力、气势磅礴为特点,展现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他的文言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为风格,展示了他对人情世故和人性的洞察和思考。

庾信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备受赞誉,他被誉为北周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庾信的一生并不幸福,他经历了家族的衰败和政治的动荡,最终在北周末年去世。庾信的离世是北周文学的一大损失,但他的作品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

猜您喜欢

长门怨十二首 其二

元代 陶应雷

拟摘梅花贴鬓娇,未曾掠削早无聊。
承恩不似金盘雪,得到龙屏暖处消。

柳枝词

元代 梅德明

江上春云半画桥,扁舟东下夕阳潮。
离魂何似垂杨柳,飞雪漫空煖不消。

题秋山图

元代 宋本先

南游雁荡北居庸,历历青山在眼中。
今日不胜怊怅处,马头黄叶又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