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多愁万是别离深,折条相赠各沾襟。
留住不住居人意,欲去未去行人心。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是北宋时期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
司马光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他的贡献之一是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部巨著涵盖了从周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史书之一。
司马光的人格特点是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他的为人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一直受到人们的景仰。他的著作非常丰富,除了《资治通鉴》之外,还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1086年,司马光逝世,被追赠太师、温国公,并谥号为文正。他的贡献和影响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至今仍然被人们所敬仰。
庭前莫作长松树,怪惹凄风起阴雾。争知乾鹊噪其颠,为报行人千里至。行人千里自何方,云自扬州吴楚之豫章。银章紫绶动星宿,文学吏治生辉光。世人折腰为五斗,甘事逢迎竞趋走。五柳先生归去来,彭泽遗碑在人口。归去来兮芜田园,三径荒兮松菊存。却笑移家住东郭,还如卜宅居南村。南村非为卜其宅,素心乐与数晨夕。乘兴来游尽酒豪,醉后狂歌半吟伯。中有山人号石洲,平生意气凌清秋。矧是通家辱游好,复以文字相绸缪。以此行来两不厌,不问春花秋月与冬霰。虚堂坐久到飞潮,促席谈倾过奔电。有时背着霜风高,力挽门屏遮怒号。岁寒正须共冰雪,宁学经生感二毛。君不见东家有客珠为履,玳瑁簪儿那足齿。又不见西家有女翠为衱,高倚妆楼笑槃汲。一朝客散美人捐,当日繁华不复还。仰视楼前玉委地,徒闻环佩声珊珊。人生得意祇如此,何似君家淡如水。请君听我醉时歌,天空月色银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