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以下是对给出内容的整理和补充注释:
1. 上句“有”字含讽意,揭示了功业的罪恶本质。
2. “旧丘”指的是老家,类似于“故园”。
3. “召募”指的是当时实行的募兵制度,所召募的是“扩(音廓)骑”。
4. “蓟门”指的是出塞的地点,位于今天的北京一带,当时属于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的管辖范围。
5. 这两句模仿了《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辕”的句法。
6. “道周”指的是道路旁边。
7. “斑白”指的是头发半白的老人,这里指的是坐在上面的老人。
8. “酒酣”指的是喝酒到一半的时候,而“庶羞”指的是莱肴,白居易的诗中有“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时希望年轻人多吃点。
9. “别有赠”指的是下句中的“吴钩”,这里的“别”字是对上文中的“庶羞”而言。
10. “吴钩”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所制作的刀,后来成为宝刀的代称。主人公深受赠予的宝刀所喜爱,暗合了自己成为封侯的愿望,所以“含笑”细细欣赏。
11. “东门营”指的是洛阳东面的门,军营就在东门,所以称为“东门营”。这句话指明了征兵的地点。
12. “河阳桥”位于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由晋朝的杜预所建,是通往河北的要津。
13. “大旗”指的是大将所使用的红旗。《通典》中有一句:“陈(阵)将门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红,恐乱大将。”这两句也是杜甫的名句,因为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能够集中地表现出千军万马的壮阔军容,下句引用了《诗经》中的“萧萧马鸣”,加上“风”字,使整个局面动起来,有关塞地的感觉。
14. “幕”指的是帐幕,“列”表示整齐排列。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15. 因为要宿营,所以各自集合各自的部队。
16. 由于军队严密,所以万幕无声,只能看到高挂的明月。上句也是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令严”的氛围。
17. “悲笳”是指静营时的号角,军令严格,笳声悲凉,所以军队严肃而不骄傲。
18. “大将”指的是召募统领军队的将领。“嫖姚”与“剽姚”相同,汉武帝时,霍去病曾担任嫖姚校尉,曾随大将军卫青出塞,所以被认为是比较出色的将领。
19. “古人”和“今人”都指边将所说的话。重视功名,所以边疆地区经常发生冲突。
20. 边将贪图功名,本应该制止,但皇帝又喜欢战争,所以说“岂知”。
诗文: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