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的分析

分析
本文是对袁枚的《说黄自传》进行的分析。文章首先指出了作者认为自己幼时无法借到书而“形诸梦”是非常不幸的,而黄生能与作者“公书”是非常幸运的,因此作者要黄生“知幸与不幸”,珍惜少时光阴,专心读书。接着,文章提到我们当代的读书条件比起黄生来又不知要幸运多少倍,我们更应该“知幸与不幸”,珍惜现在这大好的学习条件和自己的青春年华,刻苦读书。如果学有不成,非他人之过,自己应该多反省,知警惕。文章还提到了这篇“说”是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的议论,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化弊为利,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求学。

文章的结构清晰,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夹叙夹议。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出人意料,引人深思。随后,文章通过帝王、富贵人家全都藏书丰富,却没有几个读书人,以及祖父辈尽心藏书而子孙辈随意毁弃书这三种常见的事实,来作初步证明。接着,文章运用类比推理,以人们对于借来的东西和属于自己的东西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来说明这个论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作者从常见的现象中推究出其原因──“虑人逼取”,这种外来的压力,会化为鞭策自己的动力,有力地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作者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如年少时借书之难、读书用心之专和做官后有了大量的书籍却不再读书等,从正反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的论证。最后,文章紧扣“借书”一事,指出黄生有幸而遇肯“公书”的人,勉励他应该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但从字面上来看,这个论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文章本身不同于规范、正统的论说文,作者袁枚是一位才子气颇重、任性适情的人。因此,我们更应该将本文视为作者在有感而发的情况下率性而为的一篇带有游戏性质的小文,其中包含了对逝去的青年光阴的怀念、对如今自己的自嘲,而主旨则在鼓励、教育黄生,只是没有板起面孔来。


诗文: 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相关标签:议论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