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归堂隐鳞洞的注释

注释
咏归堂位于福建南平藏春峡,这里是北宋南剑州文化发祥地和儒学活动中心之一。南剑州的守地方官王潮、王汝舟等名人都在这里读书论学。延平先生李侗在他的诗《藏春峡》中写道:“咏归堂里静怡神,更步芳亭识趣新。爱竹心虚初长笋,观梅香散渐含仁。”这里描述了咏归堂的宁静和令人愉悦的氛围,以及对竹子和梅花的喜爱。

隐鳞洞与咏归堂位于同一处藏春峡内,其名字可能来源于曹植的诗句:“仁虎匿爪,神龙隐鳞。”这里形容了洞穴中隐藏着神秘的力量。

种竹淇园的正常语序应该是“种淇园竹”,而不是“种竹于淇园”。北宋诗人黄庭坚在他的诗中写道:“移竹淇园下,买花洛水阳。”这里描述了淇园中的竹子和洛阳的牡丹都享有盛名。

远致君是指在远处向国君致意,表达了对君王的敬意和忠诚。

生平句是指像淇园中的竹子一样坚守自己的节操,依靠辛勤努力。

需贤二句表达了君王旁边需要有贤才的意思,同时也表示自己并非没有意愿,但由于地理距离遥远,言辞轻浮,很难让君王了解到自己的才德。


诗文: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
拟把一竿盘石上,幅巾闲过峡山来。清时通退一何忙,抚志山西汉仲长。
静觉眼根无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隐德家声累世闻,考盘幽涧作闲人。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
需贤侧席非无意,地远言轻岂易闻。


相关标签:咏物竹子抒怀怀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