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归堂隐鳞洞的题解

题解
《题南平藏春峡》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作者在福建南平藏春峡读书论学时怀有的抱负,表现了其以竹自喻的清高雅致和怀才不遇的心情。

诗的开头,杜牧以“南平藏春峡”为题,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他在这个山谷中读书,思考人生,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的追求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以竹和桃花作为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清高雅致的追求。竹是高洁、坚韧的象征,而桃花则是娇艳、柔美的象征。通过这样的对比,杜牧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孤高之态。

接下来的几句“春在溪头草木深,天涯何处无芳草”则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他用“春在溪头草木深”来形容春天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心境。而“天涯何处无芳草”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世界的向往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杜牧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他写道“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通过墙的隔离,表达了自己与外界的隔绝和孤独。他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被外界所认可,但却常常被墙壁所阻隔。

最后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于人生的思考。他感叹自己常常在异乡漂泊,无法安定下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身体的不适和对于病痛的忍受。

总的来说,《题南平藏春峡》是一首表达了杜牧对于清高雅致和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通过对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于自己命运的思考,杜牧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追求和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了思考和感悟。


诗文: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
拟把一竿盘石上,幅巾闲过峡山来。清时通退一何忙,抚志山西汉仲长。
静觉眼根无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隐德家声累世闻,考盘幽涧作闲人。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
需贤侧席非无意,地远言轻岂易闻。


相关标签:咏物竹子抒怀怀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