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1746~1809)是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他出生于阳湖(今江苏常州),籍贯安徽歙县。在乾隆五十五年,他以科举榜眼的成绩,被授予编修的职位。
嘉庆四年,洪亮吉上书军机王大臣,对时弊进行了极力的论述,因此被免去了死戍伊犁的处罚。次年,皇帝下诏称“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并释放了他。之后,洪亮吉在家中度过了十年的时光,最终去世。
洪亮吉的文风工骈,与孔广森并肩,他在学术上擅长舆地研究。他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人口增长过快的危害,可以说是近代人口学说的先驱之一。
在这个鬼屋中度过的百日,不仅没有被困扰,反而能够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为个人的失落而烦恼。这种心态的转变,正是洪亮吉作为一位学者和诗人的独特魅力所在。
洪亮吉的流放经历,可以说是他一生中的一次重大打击。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或消沉,反而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他在《出关作》中写道:“半生纵踪未曾闲,五岳游完鬓乍斑。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这些诗句展现了他对西域山水的赞美和对边塞风情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流放生活的积极态度。
洪亮吉在流放途中受到了一些限制,比如不许作诗、不许饮酒。这些限制虽然给他带来了困扰,但也激发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他在流放途中独行千里,涉足天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奇异景观,于是他偶尔一举笔,描摹山水之美。这些诗作虽然没有涉及个人的遭遇,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让人们了解到了西陲风物的壮丽和边塞风情的独特。
洪亮吉最终抵达了流放地惠远,而他所居住的房屋却是有名的鬼屋。这个房屋的前居主人因遇到鬼魂而死亡,再加上洪亮吉本人被贬谪丢官,心情不佳,但他却能够超脱于这些困扰之外。他在这个鬼屋中居住了百日,却从未见到鬼魂,这显示了他超然的心态和对世俗的超脱。
洪亮吉的流放经历,不仅是一次个人的打击,也是一次对清代朝政的直言不讳。他的言辞激烈,直指朝政之弊端,这让他差点丢了脑袋。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坦然面对,一笑置之。这种勇气和乐观的态度,正是洪亮吉作为一位学者和诗人的独特魅力所在。他的诗作和流放经历,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让人们了解到了他作为一位学者和诗人的坚韧和乐观。
洪亮吉流放创作详情»
洪亮吉,字云麟,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他出生于1746年,祖籍安徽歙县洪坑,但后来定居于常州。洪亮吉自幼丧父,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业,反而更加刻苦努力地读书。他以词章考据而闻名,尤其擅长舆地。他与同里的黄景仁、孙星衍交好,并得到了袁枚和蒋士铨的赏识。
然而,洪亮吉多年来屡试不中,先后充当了安徽学政朱筠和陕西巡抚毕沅的幕府。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44岁时,他终于以一甲第二名的成绩考中进士,并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位,充当国史馆编纂官。乾隆五十七年(1792),他还担任了顺天府乡试的同考官。
洪亮吉后来被任命为贵州学政,他在任期间购置了大量的经、史、《通典》、《文选》等方面的图书,提高了贵州的学术水平。嘉庆元年(1795),他回到京城供职,进入直上书房,开始教授皇曾孙奕纯读书。嘉庆三年(1798),他以征邪教疏为题考试翰林和詹事,洪亮吉在文中力陈内外弊政数千言,引起了当时的不满,因此他以弟丧的理由辞去了职务,回到了家乡。
嘉庆四年(1799),洪亮吉得到了大学士朱圭的重用,参与了《高宗实录》的编修工作。然而,同年,他上书《乞假将归留别成亲王极言时政启》,触怒了嘉庆皇帝,被下狱并定为死罪。后来,他的刑罚被改为流放到伊犁。然而,令人欣慰的是,百日之后,洪亮吉被释放回到了家乡。
从此以后,洪亮吉过上了家居生活,专心撰写著作。他的坐姿像也被人们流传下来,成为了他的形象代表。洪亮吉以他的学识和才华在当时的社会上崭露头角,但他也因为他的政治触及了当时的敏感问题而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然而,他的学术成就和对社会的关注使他成为了一位值得敬佩的人物。
洪亮吉生平详情»
洪亮吉是一位精通历史地理、声韵和训诂学的才子,擅长写诗和骈体文。他的《北江诗话》中,强调诗歌要有独特的个性和气质,认为诗歌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他赞赏杜牧的诗文能够在韩、柳、元、白四家之外独树一帜,展现出独创的精神。同时,他批评沈德潜的诗学只是模仿古人的外表,却失去了灵魂。他还对翁方纲的诗作进行了非议,认为他的诗作像是博士解经一样,苦于没有真正的心得。
洪亮吉不仅对古代和当时的诗人进行了评论,而且他的评论语言也非常精准。他一生喜欢游历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吴、越、楚、黔、秦、晋、齐、豫等地。因此,他的山水诗作特别多,其中有很多佳作。特别是在他被谪戍到伊犁期间,他写了《安西道中》、《天山歌》、《行至头台雪益甚》、《伊犁记事诗四十二首》等作品,描绘了塞外的风光,具有独特的特色。他的诗笔质朴直接,明快畅达,同时又带有奇峭之致。
洪亮吉的骈体文风格高古遒劲,袁枚在《卷施阁文乙集序》中称赞他的每一篇作品都引起了世人的争相传颂。例如,《出关与毕侍郎笺》、《游天台山记》、《戒子书》等作品都相当有名。时人舒位在《乾嘉诗坛点将录》中评点了当时诗坛上的108位诗人,并将洪亮吉比作了《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形容他是一个莽撞的和尚,却突然展现出菩萨相,手持六十二斤的铁禅杖。
洪亮吉著有《卷施阁诗文集》、《附鲒轩诗集》、《更生斋诗文集》、《汉魏音》、《北江诗话》和《春秋左传诂》等著作。这些著作展示了他在诗歌和骈体文方面的才华和造诣。洪亮吉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和研究。
洪亮吉文学成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