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典故:
龚自珍是一位晚清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和目录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改革,年轻时撰写了《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章,揭露和批判了封建专制的弊端。他的藏书非常精良,包括抄本和宋、元版本达到20多种,曾经请钮树玉、何元锡等人帮助搜集,还四处借抄。他为许多知名藏书家撰写了藏书记、藏书诗、藏书序跋。他的《慈云楼藏书志·序》对古典目录学进行了深入独到的阐述:目录学始于刘向,后来发展成三个分支:朝廷官簿、私家著录和史家著录,这三者的体例不同,但都是有用的,不能偏废。他特别喜欢收藏碑文、石刻和印章,他的文博藏品非常丰富,陈元禄称赞他的藏品“不可胜记”。他的藏书室被称为“宝燕阁”、“寰中一玉之斋”,他的藏帖被称为“二千种之冠”,他邀请林则徐、魏源、何绍基等好友一起欣赏。他还有一个名为“晋墨斋”的书房。他撰写了几篇专论文章,如《说印》、《商周彝器文录序》、《秦汉石刻文录序》、《瓦录序》等。可惜他的藏书后来被火毁了。他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文,后人将其辑为《龚自珍全集》。他的儿子龚橙撰写了《仁和龚氏旧藏书目》一册,是手抄本,记录了700多种图书。
龚橙是龚自珍的长子,字孝拱,号半伦。他除了对小老婆外,对其他事物都不感兴趣,因此自称“半伦”,这种坦诚让人佩服。龚半伦虽然放荡不羁,但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相反,他从小就聪明才智出众,“藏书非常丰富,在江浙一带名声很大,有很多四库未收的书籍”,年轻时就沉迷其中。他在公羊学派方面的造诣很深,著作丰富。他不修边幅,为人豪放,自负才华,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和恨意。晚年家境逐渐困难,不得不变卖先人的金石书画,几乎全部失去。李鸿章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每月给他200两黄金以供生活。龚孝珙在海上居住时,曾经担任英国人威妥玛的幕府,每月得到数百金的报酬。后来资金逐渐减少,生活变得更加困窘,他宠爱的两个姬妾都下堂入厨。
有人甚至攻击他曾经把女儿送给威妥玛做妾。龚孝拱在担任英国人巴夏礼的幕僚时,曾经引导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据说当时英国人想直接攻击故宫,龚孝拱坚决阻止,说圆明园是中国的精华所在,珍宝如山,毁掉它足以泄愤。英国人最终听从了他的劝告。
龚自珍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在27岁时中举人,38岁时中进士。曾担任过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并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的行动。48岁时辞去官职南归,次年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突然去世。
龚自珍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充满了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他的著作包括《定庵文集》,其中收录了300余篇文章,以及近800首诗词。他的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有315首。龚自珍的文学作品对于当时社会的改革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