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的年谱

年谱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化。他出生于玄宗开元25年(737年),在京兆。在他14岁的时候,玄宗天宝九年(750年),他通过门荫的方式被补充到右千牛的职位上。接下来的一年,他成为了玄宗的侍卫,并同时进入太学附读。然而,在这段时间里,他并没有认真学习,而是过着荒唐的生活。

到了20岁的时候,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韦应物在京兆府昭应县与元苹结婚,当时元苹只有16岁。然而,在肃宗乾元元年(759年)的安史乱后,韦应物离开了三卫,数年后在长安定居,并开始认真读书。他痛改前非,从一个富贵无赖的子弟变成了忠厚仁爱的儒者,同时也开始了诗歌创作。

到了27岁的时候,代宗广德元年(763年),韦应物成为了洛阳丞。两年后,他仍然担任洛阳丞的职位,后来又成为了河南兵曹。然而,在永泰中,他因为惩办不法军士而被告发,于是他辞去了官职,在洛阳过起了闲居的生活。

到了33岁的时候,代宗大历四年(769年),韦应物从洛阳回到了长安。在38岁的时候,他成为了京兆府的功曹,正七品下。两年后,他又晋升为朝清郎,正七品上。然而,他的夫人在九月去世,十一月被葬。

到了42岁的时候,代宗大功十三年(778年),韦应物成为了户县令。一年后,他被任命为栎阳县令,但由于疾病的缘故,他在七月辞去了官职。在44岁的时候,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他开始在长安过起了闲居的生活。然而,在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的四月,他被迁任为尚书比部员外郎,从六品上。接下来的几年,他仍然担任这个职位。

到了47岁的时候,德宗建中四年(783年)的夏天,韦应物被任命为滁州刺史,正四品下。在48岁的时候,他仍然担任滁州刺史的职位,但在冬天被罢免。到了49岁的时候,德宗贞元元年(785年),他在滁州西涧过起了闲居的生活,然后被加封为朝散大夫,并被迁任为江州刺史,正四品下。

到了50岁的时候,德宗贞元二年(786年),韦应物仍然担任江州刺史的职位。在51岁的时候,德宗贞元三年(787年),他被赐封为扶风县男,食邑300户。

韦应物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变化,从一个荒唐无赖的少年到一个忠厚仁爱的儒者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创作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了。他的经历和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诗人韦应物的照片
韦应物

韦应物简介: 韦应物(737~792)是中国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出生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是汉族。他的诗集有10卷本的《韦江州集》、两卷本的《韦苏州诗集》以及10卷本的《韦苏州集》。除了诗歌之外,他的散文作品只有一篇流传至今。

韦应物因曾担任苏州刺史而被世人称为“韦苏州”。他的诗风以恬淡高远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他的诗作常常展现出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韦应物的诗作多以山水、花鸟、田园等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他的诗作也常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倡导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尽管韦应物的散文作品只有一篇流传下来,但这篇散文《与高适旧集》却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这篇散文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友情和离别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韦应物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无法得知,但他的诗作和散文作品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