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故实:
韦应物,唐代著名文人,出身世族,从天宝十年至天宝末年,曾入宫为三卫郎。然而,安史之乱后,玄宗被迫奔蜀,韦应物流落失职,开始立志读书。
大历十三年,韦应物担任鄂县令,之后历任洛阳丞、县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务。罢官后,他选择在苏州的诸佛寺中闲居。因其在苏州的居住地,他被世人称为“韦左司”、“韦苏州”。
韦应物的诗歌在唐代就享有盛誉,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评价他的诗歌:“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他与王之涣、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可见,他的诗才备受赞誉。
除了文学才华,韦应物一生热爱书籍。虽然史书中对他的藏书事迹并不多,但根据他的诗作《燕居即事》中的描述:“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可以看出,他的藏书规模相当可观,且他勤奋攻读。
韦应物的一生经历了起伏和变迁,从宫廷到流落失职,再到担任各地官职,最终选择隐居苏州。他的诗歌才华和对书籍的热爱使他在唐代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在后世也被广泛传颂。韦应物的一生充满了艺术的追求和智慧的积累,他的形象成为了唐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韦应物简介: 韦应物(737~792)是中国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出生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是汉族。他的诗集有10卷本的《韦江州集》、两卷本的《韦苏州诗集》以及10卷本的《韦苏州集》。除了诗歌之外,他的散文作品只有一篇流传至今。
韦应物因曾担任苏州刺史而被世人称为“韦苏州”。他的诗风以恬淡高远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他的诗作常常展现出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韦应物的诗作多以山水、花鸟、田园等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他的诗作也常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倡导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尽管韦应物的散文作品只有一篇流传下来,但这篇散文《与高适旧集》却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这篇散文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友情和离别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韦应物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无法得知,但他的诗作和散文作品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