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地位:
在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的十月,裴度与杜黄裳、李愬、高崇文等人一同被选为配享宪宗庭庙的功臣。这是对他们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杰出贡献的一种褒奖和纪念。
裴度是唐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唐宪宗的统治下,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如宰相、兵部尚书等。他以其聪明才智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为唐朝的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处理内外事务时,始终坚持公正和谨慎的原则,深受宪宗的赏识和信任。
杜黄裳、李愬、高崇文等人也都是唐朝时期的杰出人物。他们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杜黄裳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被誉为唐代文学的瑰宝。李愬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在抵御外敌入侵和平定内乱方面表现出色。高崇文则是一位重要的官员和学者,他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裴度和历代功臣四十人一同被选为从祀历代帝王庙的功臣。这是对他们在清朝康熙皇帝统治下的杰出贡献的一种褒奖和纪念。
裴度和其他历代功臣的从祀,体现了对他们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杰出贡献的高度赞扬和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奉献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名字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种对功臣的褒奖和纪念,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认可和尊重,也是对整个国家历史的回顾和总结。通过纪念这些杰出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他们的精神和智慧,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裴度和其他历代功臣的配享和从祀,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褒奖,更是对整个国家历史的尊重和传承。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地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光芒中,成为我们学习和崇敬的榜样。
裴度简介: 晋国文忠公裴度,生于765年,死于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他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于德宗贞元五年(789年)中进士。在宪宗时期,他先后被累迁为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和御史中丞,并支持宪宗削藩的政策。
在文学上,裴度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提携有加,时人无不敬重他。
晚年时,裴度留守东都,成为洛阳文化活动的中心人物。他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一起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裴度的诗文被收录在《全唐文》和《全唐诗》等文集中,留下了他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