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滂的介绍

介绍
的研究和评价相对较少,他的作品也未能广泛传播。

毛滂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父亲和叔伯都是进士。从小就对诗文词赋充满了热爱。他与赵英结为伉俪,赵英是铁面御史赵抃的长房孙女。在赴筠州的途中,他结识了苏辙。后来,他出任郢州县尉,受到苏轼的赏识和推荐。苏轼称赞他的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他还曾任武康知县和删定官,但仕途并不顺利。曾布罢相后,他因连坐受审下狱,后来罢官归里,寄居仙居寺。他后来流落东京,一生都未能在仕途上取得成功。

毛滂的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他的词语清圆明润,别树一格,没有秾艳的词藻,却自然深挚、秀雅飘逸。他的词对许多人的创作都有影响,包括陈与义、朱敦儒、姜白石和张炎等人。他的代表作有《秦楼月》、《水调歌头》、《玉楼春》、《菩萨蛮》、《踏莎行》、《点绛唇》、《蓦山溪》和《浣溪沙》等。他的词集有《东堂集》,收录了200多首词。

然而,尽管毛滂是一位有风致、有成就和有影响的作家,却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他的研究和评价相对较少,他的作品也未能广泛传播。这可能与他的仕途不顺有关,也可能与他的作品风格与当时主流文学风格不太一致有关。无论原因如何,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毛滂的作品,认识他的独特之处和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他的诗词,将他的作品传承下去。

毛滂

毛滂简介: 毛滂,北宋词人,出生于1056年,具体死亡时间不详,大约在1124年左右。他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出生在一个“天下文宗儒师”世家。他的父亲维瞻、伯维藩、叔维甫都是进士。

毛滂自幼就对诗文词赋充满热爱。在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他与西安(今浙江衢州)的赵英结为伉俪。他的诗词被当时的人评价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他在元祐四年(1089年)创作的《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写道:“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这句词被南宋的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毛滂的作品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