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滂,北宋词人,出生于1056年,具体死亡时间不详,大约在1124年左右。他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出生在一个“天下文宗儒师”世家。他的父亲维瞻、伯维藩、叔维甫都是进士。
毛滂自幼就对诗文词赋充满热爱。在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他与西安(今浙江衢州)的赵英结为伉俪。他的诗词被当时的人评价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他在元祐四年(1089年)创作的《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写道:“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这句词被南宋的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毛滂的作品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的研究和评价相对较少,他的作品也未能广泛传播。
毛滂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父亲和叔伯都是进士。从小就对诗文词赋充满了热爱。他与赵英结为伉俪,赵英是铁面御史赵抃的长房孙女。在赴筠州的途中,他结识了苏辙。后来,他出任郢州县尉,受到苏轼的赏识和推荐。苏轼称赞他的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他还曾任武康知县和删定官,但仕途并不顺利。曾布罢相后,他因连坐受审下狱,后来罢官归里,寄居仙居寺。他后来流落东京,一生都未能在仕途上取得成功。
毛滂的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他的词语清圆明润,别树一格,没有秾艳的词藻,却自然深挚、秀雅飘逸。他的词对许多人的创作都有影响,包括陈与义、朱敦儒、姜白石和张炎等人。他的代表作有《秦楼月》、《水调歌头》、《玉楼春》、《菩萨蛮》、《踏莎行》、《点绛唇》、《蓦山溪》和《浣溪沙》等。他的词集有《东堂集》,收录了200多首词。
然而,尽管毛滂是一位有风致、有成就和有影响的作家,却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他的研究和评价相对较少,他的作品也未能广泛传播。这可能与他的仕途不顺有关,也可能与他的作品风格与当时主流文学风格不太一致有关。无论原因如何,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毛滂的作品,认识他的独特之处和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他的诗词,将他的作品传承下去。
毛滂介绍详情»
毛滂是潇洒派的宗祖,他开创了潇洒俊逸的风格。尽管他的影响力不及苏轼那样革新创作手法和开拓思想境界,也没有像柳、秦、贺那样在词艺上用心良苦,但他的词作展示了日常生活追求个性自由的风格,深受古往今来众多读者的喜爱。他的词风开创了先河,影响了谢逸、苏庠、僧仲殊、陈与义、朱敦儒、范成大、杨万里等人的词风。
作为一个词家,毛滂推动了词学的发展。首先,在艺术风格上,他的潇洒词风承袭了柳永、苏轼的风格,同时又开创了姜夔、张炎、谢逸、苏庠、朱敦儒、杨万里等人的风格。其次,在思想内容上,毛滂的创作题材以日常生活为主,提倡闲适生活,主张个性自由,注重感情的表达。这些思想上的倾向与李煜、李白的作品有联系,同时也与明末主情文学和清中期的性灵文学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袁枚的性灵文学,注重个人生活的描写和表现,充满生活气息和真挚感情,这些主张都是对毛滂文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第三,毛滂在词调发展方面也做出了贡献,尽管这一点之前未被注意到。事实上,这也是毛滂对词学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之一。此外,毛滂的节序词、咏物词、茶词系列在词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毛滂作为潇洒派的宗祖,开创了潇洒俊逸的风格。尽管他的影响力不及苏轼那样革新创作手法和开拓思想境界,也没有像柳、秦、贺那样在词艺上用心良苦,但他的词作展示了日常生活追求个性自由的风格,深受古往今来众多读者的喜爱。他的词风开创了先河,影响了谢逸、苏庠、僧仲殊、陈与义、朱敦儒、范成大、杨万里等人的词风。
作为一个词家,毛滂推动了词学的发展。首先,在艺术风格上,他的潇洒词风承袭了柳永、苏轼的风格,同时又开创了姜夔、张炎、谢逸、苏庠、朱敦儒、杨万里等人的风格。其次,在思想内容上,毛滂的创作题材以日常生活为主,提倡闲适生活,主张个性自由,注重感情的表达。这些思想上的倾向与李煜、李白的作品有联系,同时也与明末主情文学和清中期的性灵文学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袁枚的性灵文学,注重个人生活的描写和表现,充满生活气息和真挚感情,这些主张都是对毛滂文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第三,毛滂在词调发展方面也做出了贡献,尽管这一点之前未被注意到。事实上,这也是毛滂对词学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之一。此外,毛滂的节序词、咏物词、茶词系列在词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毛滂评价详情»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也是唐宋词最主要的题材之一。而毛滂作为一位词人,他的词作中也不乏关于爱情的描写。据统计,《东堂词》中涉及情事的词作约有40首,占据了他所有词作的五分之一。
与同时代其他词人不同的是,毛滂的爱情词作多以夫妻感情为主题。在封建社会中,纵情声色是常态,但毛滂的词作却以夫妻之间的感情为中心,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毛滂的妻子赵英是北宋名臣赵抃之孙女,她自幼失怙,却知书达礼。十八岁时,她由赵抃作主嫁给了毛滂。赵英“薄铅黛,衣简文绣”,然而她却待客如宾,慈祥待下人。而毛滂在年轻时被认为是懒散的人,不喜欢做官,家人们甚至嘲笑他是个愚蠢的人。但赵英却安慰他说:“人生衣食裁足,正可休。君先大家,殆藏万卷,其间圣贤俱在;君虽闭门以老,终不落寞。”这表明他们夫妻之间情投意合,相互理解。这种夫妻生活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是非常难得的。
在《东堂词》中,有一首词表达了毛滂在旅途中对妻子的思念:“短棹犹停,寸心先往。说归期、唤做的当。夕阳下地,重城无样。风露冷、高楼误伊等望。今夜孤村,月明怎向。依还是、梦回绣幌。远山想象,秋波荡漾。明夜里、与伊画著眉上。”这首词表达了他在旅途中对妻子的眷恋之情。还有一首词是关于他们共度七夕佳节的:“短疏萦绿象床低,玉鸭度香迟。微云淡著河汉,凉过碧梧枝。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人间天上,一样风光,我与君知。”这首词表达了他们在七夕佳节中的甜蜜时光。还有许多表达对妻子美好祝愿的祝寿词。
毛滂的爱情词作不见卿卿我我,也不见香言艳语,却是一往情深,含而不露,绝无肉麻腻语。例如:“寒满一衾谁共。夜沈沈、醉魂蒙松。雨呼烟唤付凄凉,又不成、那些好梦。明日烟江暝曚。扁舟系、一行螮蝀。季鹰生事水弥漫,过鲈船、再三目送。”这首词直接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毛滂的词作很少直接言情,更多地是通过描绘景物来烘托出词人的愁苦和哀思。例如《生查子》中的这首词,词人的愁苦万状的哀思全凭晚春的暮色、江畔的落日、飘散的风香、凋谢的春花、乱舞的飞絮等凄迷而又具有象征意味的景物来烘托出来。
总的来说,毛滂的爱情词作以夫妻之间的感情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妻子的眷恋和深情厚意。他的词作不见卿卿我我,也不见香言艳语,却是一往情深,含而不露,绝无肉麻腻语。通过描绘景物,他将自己的愁苦和哀思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些词作展现了他与妻子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也展现了他们在封建社会中难得的幸福夫妻生活。
毛滂主要作品详情»
毛滂是一位精通音律的词人,他能够自己度曲。他的词作在“韵”上表现出色,音韵和谐,节奏舒缓,琅琅上口。在东堂词中,有许多是毛滂自己度曲的作品,比如《惜分飞》、《武陵春》、《醉花阴》、《粉蝶儿》等。此外,还有一些词调是经过毛滂改进后才得以推广的,比如《河满子》、《天香》、《夜行船》、《青玉案》、《赐银灯》等。至今,各类词谱如《钦定词谱》、《白香词谱》在提到这些词牌时,还常以毛滂的词作为体例。
除此之外,东堂词中的联章体《调笑转踏》、平韵《忆秦娥》等词调与现存的词谱有很大的区别,为后人研究词调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些词调的独特之处使得它们成为后人研究的重要对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词调的演变和发展。
毛滂的音律造诣深厚,他的词作在音韵和节奏上都能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他的作品不仅在东堂词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的词人和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毛滂的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他的作品不仅是音乐的艺术品,更是文化的瑰宝。他的音律造诣和创作才华使得他的词作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他的作品不仅在东堂词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在后世的词谱中也被广泛引用。
毛滂的词作在音律上的精湛表现,使得他成为了古代音乐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他的音律造诣和创作才华为后世的词人和音乐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借鉴的素材。通过研究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能够欣赏到他的音乐才华和艺术魅力。毛滂的词作不仅是音乐的艺术品,更是文化的瑰宝,他的作品将会继续影响和启发后人。
毛滂音律贡献详情»
毛滂是一位擅长吸收他人长处的词人,他的词风以潇洒、疏俊为主,同时也兼具豪迈、深婉、沉等多样化的风格。他的词作与贺方回形成鲜明对比,贺方回的词风浓艳而毛滂则以清疏见长;贺方回的词语沉郁而毛滂则以空灵自适。毛滂的词作既有耆卿的清幽,又没有其婉腻;既有东坡的疏爽,又没有其豪纵;既有少游的明畅,又没有其柔媚。
毛滂被称为“潇洒派之宗祖”,他的词风被形容为“潇洒明润”。他生长在江南,深受江南的氛围和景色的熏陶,他的词作表现了内心淡淡的情思,展现了玄远幽深的清雅乐趣。他的词语简淡飘逸、流丽自由,节奏舒缓、声韵和谐。他的词作意境清旷淡泊,气韵流注,形成了独特的潇洒风格,表达了他清疏放达、超然尘外的情怀。
在毛滂的词史上,有一首名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使他声名大噪。这首词长期被传颂为他与歌妓之间的风流韵事,但根据学界考证,这首词实际上是毛滂辞别妻子赵英时所作。词中表达了深深的别离之情,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这些词句展现了毛滂情感的细腻和深沉。
另外一首词作《临江仙》写都城元夕的景象,也展现了毛滂的才华。词中描绘了长安城的灯火辉煌,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同时也写到了江南憔悴客的忧愁和懒散,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这些词句清晰明了,超然自适。
毛滂的词作在当时备受赞赏,被认为是情韵兼胜的佳作。他的词语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给人以深深的感受。他的词作流传至今,仍然被人们所赞美和传颂。
毛滂艺术风格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