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也是唐宋词最主要的题材之一。而毛滂作为一位词人,他的词作中也不乏关于爱情的描写。据统计,《东堂词》中涉及情事的词作约有40首,占据了他所有词作的五分之一。
与同时代其他词人不同的是,毛滂的爱情词作多以夫妻感情为主题。在封建社会中,纵情声色是常态,但毛滂的词作却以夫妻之间的感情为中心,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毛滂的妻子赵英是北宋名臣赵抃之孙女,她自幼失怙,却知书达礼。十八岁时,她由赵抃作主嫁给了毛滂。赵英“薄铅黛,衣简文绣”,然而她却待客如宾,慈祥待下人。而毛滂在年轻时被认为是懒散的人,不喜欢做官,家人们甚至嘲笑他是个愚蠢的人。但赵英却安慰他说:“人生衣食裁足,正可休。君先大家,殆藏万卷,其间圣贤俱在;君虽闭门以老,终不落寞。”这表明他们夫妻之间情投意合,相互理解。这种夫妻生活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是非常难得的。
在《东堂词》中,有一首词表达了毛滂在旅途中对妻子的思念:“短棹犹停,寸心先往。说归期、唤做的当。夕阳下地,重城无样。风露冷、高楼误伊等望。今夜孤村,月明怎向。依还是、梦回绣幌。远山想象,秋波荡漾。明夜里、与伊画著眉上。”这首词表达了他在旅途中对妻子的眷恋之情。还有一首词是关于他们共度七夕佳节的:“短疏萦绿象床低,玉鸭度香迟。微云淡著河汉,凉过碧梧枝。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人间天上,一样风光,我与君知。”这首词表达了他们在七夕佳节中的甜蜜时光。还有许多表达对妻子美好祝愿的祝寿词。
毛滂的爱情词作不见卿卿我我,也不见香言艳语,却是一往情深,含而不露,绝无肉麻腻语。例如:“寒满一衾谁共。夜沈沈、醉魂蒙松。雨呼烟唤付凄凉,又不成、那些好梦。明日烟江暝曚。扁舟系、一行螮蝀。季鹰生事水弥漫,过鲈船、再三目送。”这首词直接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毛滂的词作很少直接言情,更多地是通过描绘景物来烘托出词人的愁苦和哀思。例如《生查子》中的这首词,词人的愁苦万状的哀思全凭晚春的暮色、江畔的落日、飘散的风香、凋谢的春花、乱舞的飞絮等凄迷而又具有象征意味的景物来烘托出来。
总的来说,毛滂的爱情词作以夫妻之间的感情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妻子的眷恋和深情厚意。他的词作不见卿卿我我,也不见香言艳语,却是一往情深,含而不露,绝无肉麻腻语。通过描绘景物,他将自己的愁苦和哀思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些词作展现了他与妻子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也展现了他们在封建社会中难得的幸福夫妻生活。
毛滂简介: 毛滂,北宋词人,出生于1056年,具体死亡时间不详,大约在1124年左右。他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出生在一个“天下文宗儒师”世家。他的父亲维瞻、伯维藩、叔维甫都是进士。
毛滂自幼就对诗文词赋充满热爱。在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他与西安(今浙江衢州)的赵英结为伉俪。他的诗词被当时的人评价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他在元祐四年(1089年)创作的《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写道:“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这句词被南宋的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毛滂的作品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