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贡献:
毛滂是一位精通音律的词人,他能够自己度曲。他的词作在“韵”上表现出色,音韵和谐,节奏舒缓,琅琅上口。在东堂词中,有许多是毛滂自己度曲的作品,比如《惜分飞》、《武陵春》、《醉花阴》、《粉蝶儿》等。此外,还有一些词调是经过毛滂改进后才得以推广的,比如《河满子》、《天香》、《夜行船》、《青玉案》、《赐银灯》等。至今,各类词谱如《钦定词谱》、《白香词谱》在提到这些词牌时,还常以毛滂的词作为体例。
除此之外,东堂词中的联章体《调笑转踏》、平韵《忆秦娥》等词调与现存的词谱有很大的区别,为后人研究词调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些词调的独特之处使得它们成为后人研究的重要对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词调的演变和发展。
毛滂的音律造诣深厚,他的词作在音韵和节奏上都能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他的作品不仅在东堂词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的词人和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毛滂的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他的作品不仅是音乐的艺术品,更是文化的瑰宝。他的音律造诣和创作才华使得他的词作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他的作品不仅在东堂词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在后世的词谱中也被广泛引用。
毛滂的词作在音律上的精湛表现,使得他成为了古代音乐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他的音律造诣和创作才华为后世的词人和音乐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借鉴的素材。通过研究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能够欣赏到他的音乐才华和艺术魅力。毛滂的词作不仅是音乐的艺术品,更是文化的瑰宝,他的作品将会继续影响和启发后人。
毛滂简介: 毛滂,北宋词人,出生于1056年,具体死亡时间不详,大约在1124年左右。他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出生在一个“天下文宗儒师”世家。他的父亲维瞻、伯维藩、叔维甫都是进士。
毛滂自幼就对诗文词赋充满热爱。在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他与西安(今浙江衢州)的赵英结为伉俪。他的诗词被当时的人评价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他在元祐四年(1089年)创作的《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写道:“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这句词被南宋的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毛滂的作品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