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原文赏析

  • zhú
    yǐng
    yáo
    hóng
    ·
    sōng
    chuāng
    mèng
    chū
    jiào
  • [
    sòng
    dài
    ]
    máo
    pāng
  • qīng
    yīn
    bàn
    tiān
    xiāo
    sōng
    chuāng
    chuáng
    tóu
    qiū
    xiǎo
    píng
    shān
    zhàng
    chuī
    yān
  • zhěn
    pàn
    fēng
    yáo
    绿
    huàn
    rén
    xǐng
    jiào
    mèng
    lián
    qià
    dào
    shòu
    shí
    hán
    quán
    lěng
    yún
    yōu
    chù

原文: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相关标签:夏天写景写人烛影摇红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描述了一首词的内容和特点。词的开头以“一亩清阴”和“半天潇洒”两句描绘了松树的茂密和高大,接着用“松窗午”三字总结了整个情景,说明这是午梦初醒时透过窗户看到的景象。接下来的“床头”两句写了近景,用“屏山”和“碧帐”形容了室内的暗淡和凉意,给人一种秋色蒙上的感觉。这种景象都是从枕头上看出去的,非常贴切地描绘了午梦初醒的情境。这两句语言优美,含蓄而传神。

接下来,词的内容转向了词人自身的心情。词人虽然刚醒来,但在松树的阴影下,感受到了宜人的凉意,仍然沉浸在梦境中,心中充满了迷蒙的感觉。最后三句写了词人对梦境的留恋,这三句都是虚写,轻盈而飘渺。词人梦见自己来到一个地方,那里有瘦石、寒泉和冷云。词人巧妙地运用了“瘦”、“寒”、“冷”等词,将现实中的松窗凉意带入梦境,创造出幽静恬美、富有诗意的境界,产生了一种引人入胜的情感。

整首词以清泚的笔触,将夏日炎炎下词人高卧松阴的心情和意绪表达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读起来令人陶醉,引人入胜。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鉴赏详情»

毛滂

毛滂,北宋词人,出生于1056年,具体死亡时间不详,大约在1124年左右。他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出生在一个“天下文宗儒师”世家。他的父亲维瞻、伯维藩、叔维甫都是进士。

毛滂自幼就对诗文词赋充满热爱。在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他与西安(今浙江衢州)的赵英结为伉俪。他的诗词被当时的人评价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他在元祐四年(1089年)创作的《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写道:“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这句词被南宋的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毛滂的作品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您喜欢

和郭主簿·其一

魏晋 陶渊明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女冠子·淡烟飘薄

宋代 柳永

淡烟飘薄。莺花谢、清和院落。树阴翠、密叶成幄。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廊。波暖银塘,涨新萍绿鱼跃。想端忧多暇,陈王是日,嫩苔生阁。
正铄石天高,流金昼永,楚榭光风转蕙,披襟处、波翻翠幕。以文会友,沈李浮瓜忍轻诺。别馆清闲,避炎蒸、岂须河朔。但尊前随分,雅歌艳舞,尽成欢乐。

忆王孙·夏词

宋代 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