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庭院前,树木郁郁葱葱,仲夏时节积蓄了清凉的荫凉。季候的南风阵阵吹来,旋风吹开了我的衣襟。离开了官场的繁忙事务,整天读书和弹琴。园中的蔬菜用不尽,去年的粮食储存至今。经营生活总是有限的,超过需求并不值得羡慕。我自己捣碎高粱谷壳酿造美酒,酒熟了就自己斟饮。幼子在身边玩耍,刚学说话还未发音。生活纯真又快乐,功名富贵如同浮云。遥望着白云飘去,深深怀念古代的圣人。
注释:
郭主簿:名字及生平事迹不详。主簿,州县主管薄书一类的官,应当是诗人的朋友。
蔼蔼:茂盛的样子。
中夏:夏季之中。
贮(zhù):储存,积蓄,这里用以形容树荫的茂密浓厚。
凯风:指南风。《尔雅·释天》:“南风谓之凯风。因时:按照季节。
回飙(biāo):回旋的风。
息交:停止官场中的交往。游:优游。闲业:指书琴等六艺,与仕途“正业”相对而言。
卧起:指夜间和白天。
余:多余,过剩。滋:生长繁殖。
犹储今:还储存至今。
营己:经营自己的生活。良:很。极:极限。
过足:过多。钦:羡慕。
舂:捣掉谷类的壳皮。秫(shú):即粘高粱。多用以酿酒。
自斟:自饮。斟:往杯中倒酒。
弱子:幼小的儿子。戏:玩耍。
学语未成音:刚学说后,吐字不清。
真:淳真,天真。
聊:暂且。华簪:华贵的发簪。这里比喻华冠,指做官。
白云:代指古时圣人。
怀古:即表示自己欲仿效古时圣人。
一何:多么。
《和郭主簿·其一》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诗的年代和作者的推测。根据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的研究,这首诗被认为是陶渊明在东晋义熙四年(408年)时所作。逯钦立校注是通过分析陶渊明的《命子》和《责子》两首诗来推算出这首诗的创作年代。虽然有关这首诗的年代存在不同的说法,但逯钦立校注的观点被认为是比较可信的。根据这个推测,陶渊明在创作这首诗时已经四十四岁了。 《和郭主簿·其一》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以平淡冲和的风格,描绘了诗人在仲夏时节的闲适生活。诗人坐在堂前,林木茂盛,清凉的南风不时吹来,拂动着他的衣襟。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安贫乐道,恬淡自甘的心境。
这首诗的特点是平淡冲和,意境浑成,给人一种淳真亲切、富有生活气息的感觉。诗中描写的都是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真实,事情真实,意境真实。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都贯穿着一个“乐”字。诗中描述了乡村景物之乐、精神生活之乐、物质满足之乐、嗜好满足之乐和天伦之乐。诗人通过这些乐趣,忘却了仕宦富贵的烦恼,展现了隐逸恬淡的心境。
整首诗使用了白描手法和本色无华的语言,没有使用典故,也没有渲染铺张。诗人用疏淡自然的笔调勾勒出生动鲜明的形象。读者仿佛随着诗人的笔端走进了宁静清幽的村庄,感受到了凉风吹拂的惬意,聆听到了书声和琴韵,看到了农家的和谐和酒翁的自斟自酌,体会到了诗人的返璞归真和陶然自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平淡冲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安贫乐道、恬淡自甘的心境。诗人用疏淡自然的笔调勾勒出生动鲜明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心境和生活的乐趣。
《和郭主簿·其一》赏析详情»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但仅任职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有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确切年份存在争议。有的资料称他出生于352年,去世于427年;而另一些资料则认为他出生于365年,去世于427年。无论如何,陶渊明的诗作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