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赏析

  • guī
    yuán
    tián
    ·
  • [
    weì
    jìn
    ]
    táo
    yuān
    míng
  • shào
    shì
    yùn
    xìng
    běn
    qiū
    shān
  • luò
    chén
    wǎng
    zhōng
    sān
    shí
    nián
    (
    luò
    zuò
    )
  • niǎo
    liàn
    jiù
    lín
    chí
    yuān
  • kaī
    huāng
    nán
    shǒu
    zhuō
    guī
    yuán
    tián
  • fāng
    zhái
    shí
    cǎo
    jiǔ
    jiān
  • liǔ
    yīn
    hòu
    yán
    táo
    luó
    táng
    qián
  • ài
    ài
    yuǎn
    rén
    cūn
    yān
  • gǒu
    feì
    shēn
    xiàng
    zhōng
    míng
    sāng
    shù
    diān
  • tíng
    chén
    shì
    yǒu
    xián
  • jiǔ
    zài
    fán
    lóng
    fǎn
    rán

原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田园生活

译文及注释

回归自然。

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
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气质、情致。一作“愿”。
丘山:指山林。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南野: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指农田。
野:一作“亩”。际:间。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荫(yìn):荫蔽。
罗:罗列。
暧暧(ài):迷蒙隐约的样子。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墟里:村落。
颠:顶端。
户庭:门户庭院。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
余闲:闲暇。
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返自然:指回归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陶渊明是中国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官场任职了十三年,但一直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渴望回归田园生活。公元405年,也就是他四十一岁的时候,他最后一次出仕,担任了彭泽县令,但只做了八十多天就辞去了官职,回到了家乡。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回到家乡后,陶渊明写下了《归园田居》这组诗。这组诗是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的真实写照。在这些诗中,他描绘了自己在田园中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虚伪的批判。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田园生活和农民的劳作,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权谋的厌恶。

《归园田居》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它以诗人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展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田园的宁静和自然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通过这首诗,陶渊明向读者展示了他对真实、纯粹和自然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虚伪和权谋的抵制。这首诗也成为了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被后人广为传诵,对后世文人的田园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归园田居·其一》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择。诗人在官场中度过了十三年的时光,但他却感到自己误入了尘世的罗网,深陷其中。这种压抑和痛苦使他追悔莫及,希望能够回到自然的怀抱中。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庆幸。他庆幸自己终于能够回到田园,返璞归真。田园生活给他带来了惬意和欢乐,使他心情愉悦。诗人通过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和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表达了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整首诗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通过对比诗人在官场和田园生活的不同体验,展现了他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和满足。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和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解脱。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细节,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美好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解脱。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观和人们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详情»

魏晋诗人陶渊明的照片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但仅任职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有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确切年份存在争议。有的资料称他出生于352年,去世于427年;而另一些资料则认为他出生于365年,去世于427年。无论如何,陶渊明的诗作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

猜您喜欢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宋代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水 一作:一手)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